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風(fēng)>
文明風(fēng)首頁
> 正文
探訪福建古老藝術(shù)標本——泰寧梅林戲 2013-09-24 10:06? ?來源:中新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9月23日,優(yōu)美的唱腔、粗獷的表演,演唱時生旦大嗓起音小嗓落音,每個唱段尾聲拖音都具有濃厚的山歌風(fēng)。 |
9月23日,優(yōu)美的唱腔、粗獷的表演,演唱時生旦大嗓起音、小嗓落音,每個唱段尾聲拖音都具有濃厚的山歌風(fēng)。在“漢唐古鎮(zhèn)、兩宋名城”古城福建泰寧的尚書第旁的泰寧梅林戲展示中心,每天都上演著精心編排、具有濃厚泰寧特色的梅林戲表演,向游客傳播梅林戲和泰寧文化。 福建泰寧梅林戲源于清朝乾隆年間,由徽班傳入后受地方語言的影響,吸收地方小調(diào)、民歌和道教音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唱腔、曲牌、劇目、表演獨具一格,成為中原文化與閩越古文化結(jié)合的藝術(shù)標本,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解放前,梅林戲班瀕臨消亡,為搶救梅林戲,泰寧縣于1960年成立了梅林劇團,劇團成立后挖掘了許多散落民間的梅林戲曲調(diào)。但是近年來,絕大部分梅林戲班都已消亡,老藝人所剩無幾,戲劇人才大為減少,現(xiàn)在的福建泰寧梅林戲劇團已是為數(shù)不多的劇團。張斌攝 |
其它熱圖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