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臺江上下杭最后的風景
已經入住60年的老張,指點著橫梁畫作、石墩紋刻,為記者一一“還原”老厝的富麗堂皇。大宅子從前住過20來戶人家,陸續搬出,現在只剩下六七戶了。
58歲的林舫在這里出生長大,他跟記者聊起兒時趣事,特別懷念小時候和小伙伴玩在此捉迷藏,“房間多,上下杭相通,跑上跑下太快活了”。但后來,上閣樓的樓梯越來越朽,穩靠得只剩下地上兩米見長的大石條。
昔日的小伙伴已經成為老伙伴,時常會來找老張飲茶攀講,“但這回再搬走,就恐怕見面機會不多了?!崩蠌堈f,“雖然是租的房子,大半輩子也都在這里了?!?/p>
記者了解到,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舊屋區改造拆遷面積271.42畝,總戶數約3210戶,實行異地安置和貨幣補償,征收費用初估約45億元人民幣。這也是今年福州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拆遷地塊之一。
走在逼仄狹長的上杭路上,記者看到家家戶戶擺滿了燒紙錢的紅鐵罐,燒紙錢是老福州過中秋的習俗之一。
75歲的老朱是地道的“雙杭”人,他家門框上懸一面八卦鏡,紅棱窗子邊側釘著二指寬的小香爐。記者見到他時,他已燒過紙錢,正在插香,老朱說,“這可能是最后一次給上下杭的土地公燒香了”。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