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民警揭秘騙子忽悠老人“三部曲” 從拉家常開始
禁不住同伴領回的禮品的“誘惑”,王依姆半信半疑地和朋友一起前往該公司“考察”。
該公司的員工熱情接待了他們,把他們帶到一房間內,一對一介紹。告別時,他們還攙扶老人上電梯,并送下樓。
到了午飯時間,王依姆看到,不管來的人有多少,公司都免費提供盒飯。
公司接待人員稱,他們的公司即將上市,將來回報會更加豐厚,參與集資的老人每個月都能定期收到回報,可定期去旅游。
王依姆說,見接待她的人又是端茶倒水又是送禮品的,非常“客氣周到”,而且該公司整潔干凈,出手闊綽,她便相信了對方有實力,便將錢投了進去。
誰想,等錢投進去,就再也沒拿回來。
許諾高回報誘惑老人“投資”
民警表示,一些外省投資公司在福建設立分公司,他們不用租太大的辦公室,只要裝修整潔,招幾個員工,在墻上掛幾幅宣傳畫,就能輕松“賺錢”。
為什么即使這樣,犯罪分子也可以達到詐騙的目的呢?因為他們掌握了一個大“法寶”——高額回報。
民警說,老人們一般手中有閑散資金,一聽說有高額的回報,往往就會失去理智,成了非法集資類詐騙案的受害人群。
同時,有些老人被騙后也不會長太多見識,面對集資公司高額利息的誘惑,還是無法抗拒而再次上當受騙。
造成這種局面還有一個原因是,一些老年人太自信,以為自己經歷比較多,“吃過的鹽比青年人吃的飯都多”,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判斷力,不料,正是因此讓他們陷入騙局。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