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泉州民間舞蹈 笑看手舞足蹈間的魅力(圖) 2013-09-06 10:40? 吳月芳 謝向明 田米?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這是一種只屬于男人的舞蹈。赤裸上身,拍胸擊掌,狂野粗放,俗名拍胸舞。 |
閩越遺風,粗獷奔放 盤點泉州民間舞蹈 笑看手舞足蹈間的魅力 東南網9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吳月芳 謝向明 田米 文/圖) 開鑼語 《詩經·大序》中說: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當歌唱都不足以表達情緒時,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吧。這,就是舞蹈的魅力。 盤點泉州民間舞蹈,沒有不歡快的。要不,怎么像“輸贏笑笑”的泉州人風格呢? 參加今天擂臺賽的三個舞蹈項目,是大家很熟悉的拍胸舞、火鼎公婆和彩球舞。 關于他們的來歷、演變和傳承,故事好長好長。泉州的多元包容,在這些舞蹈上,均能得到體現。 拍胸舞是閩越族的土風舞,火鼎公婆是宗教的神圣儀式,彩球舞則源自中原的貴族喜好。 擂臺上,他們一個拼歷史,一個拼膽識,一個拼功夫。究竟誰才最能代表泉州民間舞蹈,你來投投票。 拍胸舞 推薦人:鯉城區文化館舞蹈編導杜一強 制敵術:老頑童轉世,笑傲江湖 這是一種只屬于男人的舞蹈。 赤裸上身,拍胸擊掌,狂野粗放,俗名拍胸舞。 男人的舞蹈,不如女人的婀娜多姿,他只有七個動作,因此也叫“打七響”。 巴掌拍一下,胸口左右各拍一下,兩脅用胳膊夾兩下,手掌拍腿兩下。加上隊形的變化,表演者表情的變化,就能傳遞出一種特別明快活潑的情緒。 閩南的舞蹈,都善于傳遞歡樂,拍胸舞想奪魁的最大資本在于他的背景出身。 有專家研究,這種舞蹈是古閩越人的遺存,他的粗獷,類似于非洲土著的土風舞。他頭上的草繩,有蛇頭的形狀,而蛇,則是古閩越人的圖騰崇拜。在所有泉州民間舞蹈中,他的資歷可能最老。 他還有一個名字,叫乞丐舞。 據說是閩越族人流落在民間,又無一技之長,只好加入乞討的行列,所以又在七響之后加入雙手合十拜拜的動作,使舞蹈動作更加豐富。 在官方,拍胸舞已成為泉州民間舞蹈的一塊金字招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泉州到臺灣、東南亞地區及日本表演。 在民間,他那左右晃動,扭腰抖臀的動作,給勞作后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歡樂,曾被人譽為“東方DIS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