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從愛心開始
“為了能更加貼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我們也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溝通方式,比如論壇、QQ等,這樣更容易走進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知心姐姐”聯絡站站長邱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事。
2010年7月,知心姐姐在龍巖本地知名網站設立了“新羅檢察知心姐姐”分版塊,申請了QQ號,通過網絡平臺,與青少年學生在線溝通交流。從網絡平臺開設至今,知心姐姐們共接訪3000余人次,點擊回復量達8萬余人次。
就在“知心姐姐”QQ開通不久,“知心姐姐”里的老大姐曹曉紅就收到了一個家長發來的求助信息。“你們趕緊幫幫我的孩子吧。”小勇的爸爸留言說,小勇一年前迷上了網絡游戲,整天待在網吧里,學習成績從班上前十名變成了倒數。
曉紅第一次在網吧見到小勇時,小勇布滿血絲的雙眼正緊盯著游戲屏幕,和他打招呼也不搭理。他說檢察官管不了上網的事,就不要多管閑事了。“我當時就想這個閑事我管定了。”曹曉紅說。
曉紅一方面與小勇積極溝通,和他聊興趣愛好,也和他聊一些失足少年因為沉迷網絡荒廢學業直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例子;另一方面,和小勇的父母交流教育經驗。經過多次走訪,小勇慢慢戒掉了網癮。今年年初,小勇的父母特意帶著他到了曹曉紅的辦公室表示感謝。
暖心讓心和愛共鳴
現在,很多新羅區的青少年和家長都知道有困難可以找檢
察院里的“知心姐姐”。曉紅兒子的同學碰到一些困難時,也總愿意到曉紅家里和她聊聊天,向她傾訴心里的煩悶。
2007年以來,“知心姐姐”們參與志愿服務近6000小時,年人均參與志愿服務的時間近50小時,受教育人數達3萬余人。
在邱頎辦公室的抽屜里,堆滿了失足少年、未成年受害人和一些在校生寫給她的信。她笑著說,這么多人愿意找我們尋求幫助,是對知心姐姐工作最好的肯定。每一封來信,邱頎都會認真閱讀并及時回信。“我希望自己永遠都是他們的‘知心姐姐’。”邱頎感慨地說。
了解更多海西志愿者風采,請登錄福建文明風網(www.caoliu14.com)。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