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招兵買馬
籌建志愿隊伍
王東育畢業于廈門大學,2004年,他到晉江工作。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石獅市第七屆海博會正在招募志愿者,便打電話向石獅團市委報名參加。正是這一次經歷,他收獲了精神上的富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走上志愿服務這條“不歸路”。
慢慢地,王東育的角色轉變成組織者。同年,面對人、財、物缺乏等條件限制,他主動請纓,向石獅團市委提出負責籌建組織志愿服務團隊。隨即,他到各個論壇發帖召集人員,通過不斷開展活動,志愿服務團隊人數從最初的30多人發展到2012年的5萬多人次。
初期,志愿活動不多,他就跑到石獅市民政局查找孤寡老人資料,然后通過走訪,確定30多名條件艱苦的老人為幫扶對象。港塘村的老伯眼睛看不見了,他就組織義賣報紙為其治療眼睛;彭田村的老伯生日,他就組織大家為其慶祝生日……這一晃就是將近10年,雖然很多老人都離開了人世,但王東育陪他們度過了晚年最為開心的一段歲月。
不僅如此,2007年至今,他先后為地中海貧血癥患者黃輝、白血病患者邱玉嬋、巨結腸癥患者毛毛等困難群眾籌集了50多萬元救濟款。在汶川及雅安發生地震時,他不僅自己多次捐款,還策劃組織了募捐活動,為災區籌集50多萬元現金及200多萬元物資。
培養管理人員
全國獨創品牌
“因為廣大志愿者的信任,所以我選擇堅持。這是一份對團隊的責任,我有義務把志愿精神傳承下去?!?010年,在參評“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時,王東育寫下這樣的參選感言。有這樣的感悟,全因2006年他的團隊碰到了一個坎。原來,當時,與他并肩作戰并成長起來的不少隊員,因為結婚生子等個人原因,陸續地退出了管理層。
王東育著急了,“只有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支隊伍才能有恒久的生命力!”之后,他開始注重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綜合型志愿者管理人才,夯實團隊的發展基礎。
石獅市“返鄉大學生、高三畢業生暑期志愿服務體驗營”是他的團隊在全國獨創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今年8月24日,是第八屆體驗營畢營的日子,與前七屆一樣,100名返鄉大學生和高三畢業生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志愿服務體驗培訓。陳嘉琪是從體驗營里走出的一位管理人員。2007年,高中畢業的她第一次參加體驗營,接受志愿服務培訓;2008年,作為返鄉大學生,有經驗的她被選為副營長,著手基本的志愿服務管理事宜;今年5月,已在建行石獅分行工作的她成為單位的志愿者團隊負責人。“我在體驗營里學會了如何策劃組織活動,它是一個培養志愿者管理人員的好平臺?!?/p>
整合社會力量
傳遞志愿精神
在王東育及其團隊的帶動下,參與志愿服務已成為不少石獅青年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的有效載體,很多社會愛心人士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民間志愿者團隊隨之不斷涌現。不過,由于各個團隊之間缺乏溝通協作,開展活動難免“撞車”,這給一些慈善機構的管理帶來困擾。意識到現有的活動方式及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期志愿服務發展的需求后,王東育便推動成立石獅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秘書處,用來協調全市志愿服務。這些年,他默默地幫扶很多民間自發組織走上規范的志愿者道路。
如今,王東育肩負著全市275支志愿服務隊伍的統籌及管理任務,“希望為更多有愛心的人士搭建公益平臺,也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p>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31仙游愛心志愿者服務隊 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 2013-08-31外籍小伙漢語溜 報名爭當“9·8”投洽會志愿者
- 2013-08-30936名投洽會志愿者準備好了 微笑服務卡是亮點
- 2013-08-27泉州心愿志愿者開展小記者團志愿服務體驗營活動
- 2013-08-27石獅助老志愿者溫暖孤寡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