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公交有專屬“名片”了 新圖標由華大老師設計,寓意舒適安全行車理念
一看,似一人端坐雙手握方向盤,再看,如一張椅子……細心的市民或許已經發現,昨日泉州公交的官方微博換了新圖標,記者從泉州公交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交公司)獲悉,該圖標為泉州公交專門的標識,設計者是華僑大學美術學院的吳彥老師。據介紹,這一標識將用于公交公司公交車身、公交從業者制服等。
□早報記者 陳小芬 文/圖
勝出:
蘊含舒適安全之意
契合公交行業特征
公交公司總經理劉泉生介紹,為進一步加強公交車輛標識規范管理和形象建設,凝聚城市公共事業發展的向心力,該公司在5月底面向全國開展征集企業形象標識的活動,這也是泉州公交公司首次為公交設置專門的標識。活動持續兩個月,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品35件,通過網上投票、專家評選,最終評選出這個市民心中“最公交”、“最綠色”、“最泉州”的“GJ”標識。
記者了解到,吳彥的這一作品最初并不被看好,網絡投票得分不是最高,但看起來很舒適、安全。劉泉生解釋說,大部分參賽作品很動感,但大同小異,而吳彥的作品,線條明確直觀,采用“天圓地方”的格式,比較平穩。而且該標識看起來像握著方向盤專注開車的司機,也像一張安全的座椅,又像時鐘,這不僅符合公交行業的特性,還有深層次的意義,即“安全、舒適”,最終獲得評審專家一致通過。
設計:
線條體現簡潔感
一個多小時完成
吳彥告訴記者,她曾參與北京奧運火炬“祥云”的設計,此次也是在時間即將截止之際,偶然得知這一活動,便趕上末班車了。
在國外生活多年的吳彥稱,國外公共交通的標識都很簡潔,因此她也力求作品簡潔,主要通過線條體現。“市民對公交車的第一印象就是輪子和方向盤。”帶著這一設計靈感,用了一個多小時,吳彥就畫好了公交標識圖:外形是車輪造型,內部設計源于“公交”二字拼音首個字母“GJ”,通過對字母變形、重構設計,組成一張安全座椅的抽象外觀。“這也突出了泉州公交公司一直倡導的安全出行、服務至上的理念。”吳彥說。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