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廈門擬借鑒新加坡經驗 讓自理的老人就近集中養老
觀點 “樂齡公寓”還需機制保障
目前,市民政、規劃等部門已按照有關規定編制了兩輪《廈門市養老設施空間布局專項規劃》,在全市范圍內對養老設施用地進行了控制。
范紅輪說,建設“樂齡公寓”除了用地的控制,還需要機制上的保障。在新加坡,大約80%的國民住在政府修建的公屋,老人如果要住“樂齡公寓”除了通過購買的方式,大部分人可以拿出公屋來置換?!皹俘g公寓”是公屋的另一種形式,這是他們推行“樂齡公寓”的保障機制之一,如果要在我市真正推行樂齡公寓還需要相關機制來對接。
>>>鏈接
樂齡公寓門更寬
裝潢擺設更貼心
“樂齡公寓”實際上就是老年住宅,據媒體報道,新加坡早在1998年3月就推出了“樂齡公寓”,一般興建在成熟的社區。公寓戶型一般分為35平方米和45平方米,為一到兩位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生活空間。
“樂齡公寓”的裝潢設計更適合老年人的需求,比如,門更寬,使輪椅可以通過;地板和浴池都進行了防滑設計;由于老年人視覺功能下降,房間光照度相應提高等等。
□文/記者 彭菲 圖/張淇輝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