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閩西情孕育廊橋間 連城客家橋文化初探 2013-08-30 08:58? 吳林增?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閩西橋文化,以連城較為突出,堪稱是大型木梁廊橋之縣。 |
原標題:探訪連城客家古橋 脈脈風情 盡在百米廊橋間
▲云龍橋 東南網8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林增 通訊員 黃水林文/圖)龍巖是一座山水城市,數百年前,河流嵌于懸崖間,良田被汀江隔斷。若要讓天塹變通途,唯有修一座廊橋。 如今,經歷數百年的風雨洗刷,這些廊橋依舊靜謐地橫亙在懸崖峭壁間,成為這喧鬧塵世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閩西橋文化,以連城較為突出,堪稱是大型木梁廊橋之縣。當地“藏有”四大古廊橋,每年秋初,是攝影愛好者的好去處。 云龍橋,如蛟龍盤踞青巖間 云龍橋是座古老的屋橋,又稱風雨橋,坐落在羅坊鄉下羅村,建于明崇禎七年(1634)。 沿著下羅村河道行走,繞過田間小路,眼前的云龍廊橋橫臥在青巖河之上。它的一頭臥在田間,另一頭“飛”向對岸,在巨石懸崖邊戛然而止。 云龍橋壯觀的氣勢,讓人嘖嘖稱贊。此橋猶如蛟龍,從河間騰空而起,棲息青巖之間,故得名“云龍橋”。 此橋長81米、寬5米、高30米,有6墩7孔。橋屋為穿斗式木結構,由128根木柱分4排撐起卷棚屋頂。橋面中間為車馬道,兩邊為走廊。橋沿兩邊設木欄桿,上覆蓋雙重薄木板雨披,既能延伸橋屋面,又不影響橋上采光,即使人們坐在橋廊上,也不至于被大雨打濕。 橋中偏西處建有雙層六角小閣樓,稱為魁星閣,內供奉魁星。橋的正中還建有廡殿式屋頂的橋亭。橋西兩端各置一座斗拱牌樓,上掛“云龍橋”橫匾。牌樓上原裝有一雙大銅鈴、五雙小銅鈴,微風吹拂,叮當作響。 每年正月十五,羅坊走古事,就在云龍橋下。古橋流水、古事競走,別有一番風味。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