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文琴站在門外,她的眼睛已經漸漸地看不見了她的眼睛已經漸漸地看不見了
最多時一年接手八個孤兒
盡管錢少,但衛文琴從來不會虧待孩子,為了讓孩子吃飽吃好,她盡量在保證孩子不受凍的情況下從孩子穿著上減少開支。衣服多半是從親友那要來的舊衣褲,再用縫紉機改小后給孩子穿。逢年過節時,再給孩子添新衣服。
在衛文琴的代養生涯中,代養時間最長的孩子帶到15歲,最短的也有三四個月。最多時,她一年接手過8個孤兒,同時帶著。盡管每天忙得手忙腳亂,但她帶的孩子總是很干凈。平時走進她的家,也很少聞到孩子的尿腥味。
為了孩子,她還學了很多民間藥方。孩子感冒、咳嗽等基本不用找醫生,用些中草藥就能治愈。
此外,她還在家里辦起學堂,教孩子們識字。
這么多年來,衛文琴代養的孩子大多是帶有先天性缺陷的殘疾兒。有的棄嬰由于哭鬧嚴重或者喂食困難,別人帶不了,局里就把孩子交給她。
許多棄嬰在她手里死里逃生
有一年冬天,忠信鄉某村有個2個月大小的嬰兒,因整個鼻子被老鼠咬掉,哭鬧嚴重,遭父母遺棄,村婦女主任發現后,嚇得看都不敢看,連夜通知民政局接收。民政局工作人員看到孩子當時的情形,都以為難以養活,叫局里的通信員送到她家試試。
衛文琴發現孩子還會吸奶,二話沒說就接了下來。后來,這個孩子經她用中草藥治療,加上細心喂養,竟然活下來了。
類似的情形不止一例。
有個被遺棄的女嬰,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腳骨頭很軟。當時,民政局工作人員在蓮塘九秋村一家農家院前的菜籃子里發現了她,身上的臍血都還沒有洗去。孩子已經好幾個小時沒有進食,呼吸微弱,進食困難。衛文琴把她抱回去,細心照料,最后女嬰死里逃生。
這個女孩,長到6歲還不會走路,為了給她補鈣調養身體,40元一斤的野豬腳衛文琴也給她買過。12歲送到福利院后,因為會尿床,衛文琴又把她接回來用中草藥幫她調理,到15歲時癥狀消失,再送回福利院。如今,這個女孩已經嫁作人妻為人母了。
“這輩子,都忘不了這個媽”
浦城縣民政局周曉英說,衛文琴的家庭條件并不好,但對孩子從來不吝嗇。看到代養過的孤兒讀書需要錢,她經常墊學費。
27歲女孩浦政文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如今,她在縣民政局福利院工作。
這么多年,她一直喊衛文琴“媽媽”。盡管當地風俗忌諱喊寄養的人為媽媽,但浦政文還是改不了這個習慣。提起這個,衛文琴笑出了聲。
浦政文說,媽媽對待他們就像對親生子女一樣。她讀中專時,放假回家都住在衛媽媽家里。讀書期間,衛媽媽每月都從微薄的工資里擠出300元給她做生活費。“這輩子,都忘不了這個媽。”
現在,浦政文住的地方離衛文琴家只有幾分鐘的路程,浦政文常常去看望她。交了男朋友,她也帶回去給衛媽媽看。要是哪天結婚,她也會把衛媽媽奉上父母的位置。她說,“其實我和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一樣,我也有一個媽媽”。
從2010年開始,代養孩子的費用提高到了500元。看她把孩子帶得這么好,有人工作忙想委托她帶自己的孩子,可是就算他們開出了幾倍的工資,她都拒絕了。
衛文琴說,代養孤兒對她來說,已不再是純粹為了錢。“這么多年下來,我對寄養孤兒有了感情,只要局里補貼的費用夠孩子吃穿,不收錢,也會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26泉州提線木偶《趙氏孤兒》入圍中國藝術節文華獎
- 2013-08-26傳遞正能量 愛心人士泉港清蓮庵看望孤兒獻愛心
- 2013-08-12自幼父母雙亡 孤兒邵仁德被福州海峽職業學院免試錄取
- 2013-07-09廈提高孤兒養育費標準
- 2013-07-04本月起孤兒養育標準提高 機構供養1200元/月散居9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