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撼動“減負”怪圈
http://www.caoliu14.com?2013-08-26 11:24?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只有改變教育資源不均衡、分數是升學唯一指揮棒的現狀,才能真正撼動“誰減負誰倒霉誰挨罵”的怪圈
開學在即,學生減負的話題又熱起來。日前,教育部公開發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的征求意見稿。其中,包括“零起點”教學、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均衡編班、一至三年級不搞統一考試等嚴格要求。
學生負擔重逾山,被詬病有年,幾成過街老鼠。此次教育部擬出臺“減負十條”,希望給孩子們“卸卸擔子”,是得民心孚民意之舉。從社會反映來看,頗多肯定和贊賞。但也有專家和家長表示:教育改革很難一蹴而就,“減負”要真減下去,還有待更加全面、綜合、系統的制度安排。
此前,隔個三五年便會有數瓢涼水潑向逼近沸點的應試教育,好讓學生們緩一緩,但總有杯水車薪甚至是火上澆油之憾。比如,取消了小升初統一考試,但標準化考試沒了,競爭名校猶存,社會上各路學科競賽及考證熱一路飆升,逼得小學生一窩蜂地提前去學中學生的課,負擔不降反升。又比如,嚴禁開奧數培訓班,社會上便涌出五花八門的“智力訓練”、“思維游戲”、“腦力開發”等培訓課程,新瓶裝舊酒,負擔依然很重。有效的舉措,倒是規定體育成績計入中考總分,家長們才慌了手腳,逼著孩子在繁重的課業中擠出時間跑步,倒也多少收到了鍛煉身體的功效。
這樣看來,“減負”不能為減而減,唯有與應試的現實掛起鉤來,才有效果。畢竟,終點就高懸著一根應試紅線,誰敢在起點慢吞吞踱步,誰又能安心在中途學那大意的兔子歇腳乘涼呢?
這也說明,只有改變教育資源不均衡、分數是升學唯一指揮棒的現狀,才能真正撼動“誰減負誰倒霉誰挨罵”的怪圈。人們記憶猶新,南京幾年前一度高考成績滑坡,很多人都把賬算到推行素質教育上去,家長們一片怨言。由此可見,應試教育的魔力不容小覷,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頑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8-26教育部“十項軍規”征集意見 像極了廈門減負令
- 2013-05-30“六一”兒童節:為孩子減負 讓孩子做主
- 2013-05-21廈中小學生減負檢查結果公布:小有戰果仍需努力
- 2013-03-13新版小學生教材將啟用 刪除超標內容為學生減負
- 2013-02-28"史上最嚴減負令"頒行首日:校長站崗勸學生晚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