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華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水英常說一句話:“種菜就是種良心。”華林公司每年銷往國內外的“放心菜”超過20萬噸,沒有一次退貨。林水英寧愿少賺錢,也不讓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流入市場,始終履行著生產無公害綠色蔬菜的諾言。
林水英曾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女,憑著吃苦耐勞、虛心好學的創業精神,在1982年向莆田赤港華僑農場承包了30畝地,做起了糧食生產和蔬菜種植、運輸、銷售,之后又一步步建立了公司和基地,并把莆田的蔬菜賣到了國外。目前華林公司已成為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種植面積達到了2.7萬畝,共吸納了5000多戶農民,使上萬名農村婦女就業。
企業發展了,還要幫助更多的鄉親們共同致富。多年來,華林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經營模式,先后發展訂單農業上萬畝。林水英帶領自己一家人和聘請的技術人員,從種子、肥料、技術以及上門收購等服務入手,幫助訂單農戶發展蔬菜生產。從1999年開始,華林公司每年聘請農業技術專家為農戶辦培訓班,每年培訓訂單農戶和農民工人達上千人次。
三十多年來,林水英一直尊重和善待訂單農戶,從不拖欠農戶租金和農民工的工資。近年來,與華林公司合作的上萬名農民每年平均增收1.5萬元。為了幫助鄉親們種菜致富,林水英寧愿自己承擔風險,也絕不讓鄉親們虧本。有一年,當地菜農有100多畝西芹賣不出去,眼看就要爛在地里了,華林公司收購了這批西芹,一共裝了十三個車皮發往北京,但運到市場后,這批菜大部分都損耗掉了,公司為此賠了20多萬元。
前幾年冬天,南方遭遇罕見雪災,北方市場出現了嚴重的“菜荒”。北方城市的蔬菜經銷公司紛紛向林水英求援。為了讓北方居民及時吃上新鮮蔬菜,林水英自愿承擔近百萬元的經濟損失,果斷將當時準備高價出口的近400噸蔬菜“出口轉內銷”。為了保證供應北方市場,她日夜忙碌在田間地頭,親自組織收割、包裝和貯運。當這批莆田的蔬菜及時運抵北方市場時,客商們稱之為“及時雨”,稱贊林水英顧大局、講信用。
林水英已經過了花甲之年,并榮獲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福建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但她經常卷起褲腿,走進菜地,依然還是一個淳厚樸實的種菜人。(本報記者王燕琦)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20各地群眾積極學習道德模范精神 "小人物"也能"不平凡"
- 2013-08-20道德模范——道德領域的風向標
- 2013-08-20弘揚道德模范精神需要常態化
- 2013-08-16學習道德模范 培養道德自覺
- 2013-08-13道德模范事跡詮釋怎樣的活法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