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搖錢樹”,1萬余村民每年分紅2億多元
永聯村靠工業發了家,致了富。吳棟材認為,這只是第一步。他常常說,發展經濟只是手段,讓村民實現共同富裕才是根本目的。
1998年和2000年,永鋼集團先后進行了兩次轉制,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吳棟材沒有動心,他想得更多的還是永聯村民。他問自己,扎根永聯20多年,為的是什么,不就是帶領村民致富,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嗎?為了村民們的長遠利益,他在永鋼集團管理層中力排眾議,硬是堅持給村集體保留了25%的股份。而這25%的股份,其中的一半是吳棟材從自己的股份中讓出來的。如今,這25%的股份,使村集體每年的資產增值就達2億元以上,每年可支配收入近1億元,成為了永聯村民永遠的“搖錢樹”。
有了這棵“搖錢樹”,吳棟材又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動起了腦筋。投資15億元,按城鎮化、現代化要求,建起可容納4600多戶、15000多人的農民集中居住區——永聯小鎮,配套建有幼兒園、小學、過街隧道、醫院、農貿市場、地下車庫、商業休閑街、居民生活街及污水處理廠等公共配套設施;農耕文化園、江鮮美食文化館、景觀河、水幕電影、游船碼頭等娛樂休閑設施;喜事廳、敬孝堂、永聯戲樓等江南民俗設施;還配有周界報警、電視監控、網絡電話等智能管理設施,使永聯村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樣的居住條件。他還拿出828萬元,幫4064個村民辦了“城保”,同時依托雄厚的集體經濟實力,建立了養老尊老、助學獎優、生活補助等多項福利保障機制,其中養老金每人每月700元,生活補助費每人每月200元,助學金每人每年1000元到5000元,還有獎學金、尊老金、老黨員補助費等。
現在,永聯村民不僅享有集體資產的二次分配,同時也享受著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永聯村以“城鄉一體化,農民更幸福”為主題,展現了中國農民的自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20各地群眾積極學習道德模范精神 "小人物"也能"不平凡"
- 2013-08-20道德模范——道德領域的風向標
- 2013-08-20弘揚道德模范精神需要常態化
- 2013-08-16學習道德模范 培養道德自覺
- 2013-08-13道德模范事跡詮釋怎樣的活法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