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階段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該如何讓孩子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習慣,讓孩子健康成長,這值得每個人深思。
一、從年紀小開始。1998年,全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相聚在法國首都巴黎,有人向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請教:“您認為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獲得的知識最重要?”大家都在等待著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深思熟慮的答案。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位老者卻說:“是在幼兒園?!碧釂柕娜擞X得很驚訝,接著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哪些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科學家耐心地回答說:“我學會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用過的東西要擺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錯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一個人的道德如何,習慣如何,是對一生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從小養(yǎng)成道德好習慣,將來就會成為一個好人,一個有用的人。
二、從事情小開始。冷漠、自私、麻木不仁的人不懂得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形象,更會影響他人的精神狀況。如果我們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孩子對細微事物的觀察力、感受力,堅持不懈地從小處入手,實踐、錘煉這些道德細節(jié),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心靈會變得細膩,他們的感覺會變得精細,他們會很敏銳地感受到身邊的人的痛苦和歡樂。而如果他那小小的、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美好行為能夠持久地得到來自老師家長的正面的、積極的鼓勵,那么終有一天他會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格高尚的人。
三、從程度小開始。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法規(guī)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jīng)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這也被媒體解讀為“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將屬違法?! ≡摲ò敢怀?,立刻成為輿論熱點,看似不值一提的“常回家看看”原本屬于關心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道德問題,如今變成了必須遵循的法律規(guī)定。百德孝為先,一個不孝順自己父母的人,很難讓人相信他能對別人真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20道德模范——道德領域的風向標
- 2013-08-20用道德之弦奏響網(wǎng)絡好聲音
- 2013-08-20小荷才露尖尖角——再談道德講堂
- 2013-08-20弘揚道德模范精神需要常態(tài)化
- 2013-08-19永定法院開展"道德講堂" 讓心靈凈化與道德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