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登記收養 去年只成功百對
一面是寺廟收養小孩,艱難維持生計。另一面,則是民間個人收養孤兒,困難重重。
坊間曾這樣比喻國內收養現狀:幾乎每家兒童福利院門口,都有兩支隱形隊伍,一支在遺棄孩子,一支在苦盼孩子。
“這個說法雖然夸張,但不無道理。去年,泉州地區家庭合法收養孤兒的只成功配對100對。”泉州市民政局審核審批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而事實上,每年都有很多人來排隊領養兒童,然而,可供領養的孩子屈指可數。
市民阮女士,女兒結婚多年沒有小孩,她辦理好了各種手續,但幾年來阮女士幾乎跑遍了泉州各大孤兒院,一聽到有小孩就立即前往打聽,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收養對象。
并非完全沒有孩子可收養,阮女士有著自己的私心,“有病的孩子我們不敢要,但福利院里許多都是有疾病的。”
像阮女士這樣的情況在泉州并不少見。泉州市民政局表示,個人收養孤兒需嚴格按照收養法來。但目前,按照收養法,嚴格執行收養程序,成功收養小孩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收養法對收養人提出了較高的條件,雖然有許多愿意收養小孩的父母,但卻因條件限制而無法成功配對。
一種矛盾態度
幫扶已收養的寺廟,但不鼓勵再收養
官方力量不足 寺廟收養可補充
據泉州市民政局的統計數據,目前在民政福利系統的孤兒僅五六百人,寺廟收養小孩的人數,大大超過這個數量。
泉州市民政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說,寺廟收養孤兒的情況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泉州寺廟眾多,宗教氛圍濃厚,寺廟收養孤兒的情況就更為常見。雖然在官方力量方面,泉州有兒童福利院、救助站等機構可以安置孤兒,但官方機構畢竟有固有的不足之處。譬如,福利機構里面照顧孩子的工作人員數量不多,一個人要照顧多個孩子,精力不足很容易照顧不周;同時,對工作人員來說,這只是他們的一份工作,他們有自己的家庭,很難全身心投入照顧孤兒們。而寺廟則不一樣,住持們一般沒有家庭,她們將孤兒視為自己的孩子來照顧。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官方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那些條件較好的寺院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
這樣的說法,得到宗教界人士和泉州市民宗局的認同。此前,明貞寺住持釋真慈就曾這樣表示,她視孩子們如己出,孩子留在寺廟,更能有家的感覺。
正因此,對于已存在收養現象的寺廟,泉州市民政局、公安局等部門等給予了不少支持。如為孤兒上戶口提供便利、幫孤兒爭取低保……以保證孤兒能夠生活得更好為原則,部門傾向選擇和這些寺廟“合作”。
采訪中,泉州市民政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目前泉州市每個縣(市、區)都已建成社會福利中心,只要是棄嬰,都可以想辦法安置。此前,他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不僅是寺廟里的尼姑不舍得小孩,小孩同樣也舍不得離開師父,寺廟收養的小孩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全部送到福利中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7-04福鼎發生三起棄嬰事件 市民募集善款溫暖孩子
- 2013-06-05媒體指只罰未婚媽媽 或壓縮棄嬰的存活空間
- 2013-06-03晨練阿婆晉江綠洲公園撿到棄嬰 患有黃疸病(圖)
- 2013-05-29再現廁所棄嬰,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