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委辦的十幾名工作人員 3年來低調資助5學子
東南網8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建輝)昨天,晉江市委辦來了幾名熟悉的客人,3名學子送來錦旗,“表達對三年來自愿資助的感激之情”。
原來,自三年前開始,晉江市委辦的幾名年輕同事,悄悄地資助德化貧困學子,包攬了他們的學費和生活費。三年來,10多名同事捐資10多萬元,幫助5名學子。
這個愛心隊伍還在不斷壯大,大伙堅持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有意義。他們說,今后繼續堅持自愿原則,鼓勵更多同事加入,爭取幫助更多貧困學子。
“最迷茫時,看到了那盞明燈”
即將上大三的徐晶晶,想起自己三年前的處境,仍顯憂愁。
“這大學該不該上?”當時正在德化一中上高三的她,一想到大學和一貧如洗的家,心里就很糾結。放棄吧,心里不甘;不放棄吧,貧病的一家四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一年數千元學費不知咋辦。
后來,聽年段長賴老師說,有人要資助自己。“在最迷茫的時候,有一盞明燈指引我前進。”放下思想包袱后,徐晶晶全力備戰高考,以超過本一線的成績,被福建工程學院錄取。
與她一樣,被資助的還有均被福州大學錄取的彭學文和楊玉枝。
“覺得有意義,就堅持了下來”
為徐晶晶點亮明燈的,正是晉江市委辦的幾個年輕小伙子。
80后的信息科陳副科長回憶,2010年晉江與德化兩地市委辦有過一次業務交流,無意間聽說有部分貧困學子為大學學費發愁,他當即與幾名同事決定資助。
“經濟資助外,也注重精神溝通交流。”綜合科蔣科長也是從德化山區走出來的,特別能感同身受。他說,為幫助學子走出自卑、排斥和自我封閉的困境,暑假時,大伙兒會為學子們介紹暑假工,并叫上他們一起參加爬山等集體活動,并時常與他們保持短信與電話聯系。
“覺得有意義,我們就堅持了下來。”市委辦主任傅天寶,當時就發現了幾個年輕同事的這個小秘密,當即要求自愿加入。后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前后有10多人參與其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02廈門規范民辦園辦學行為 不合格將責令限期整改
- 2013-04-07廈門音樂學校今年在島內上課 “一校兩區”辦學
- 2013-04-07廈門首所實驗中學6月竣工 規劃辦學規模為54個班
- 2013-03-18福建省文明辦、龍巖市文明辦學習長汀經驗共植志愿林活動啟動儀式在長汀舉行
- 2013-03-072013年石獅市將實現鎮辦學校少年宮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