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領導圍繞環境保護有關問題作報告,報告中該領導調侃中國環保部是世界四大尷尬部門之一。(京華時報7月10日)
近年來,霧霾、沙塵暴、水污染、PX項目,鬧得沸沸揚揚。6月28日,北京再現霧霾天氣,當天數據顯示,城六區PM2.5均達到了重度污染級別。前不久,溫州網友邀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一事沸反盈天;近日,賀江污染再掀狂瀾。
這一切難道都是環保部門不作為惹的禍?
環保部門對誰負責?環保部門領導的烏紗帽掌握在誰手里?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GDP論英雄,很長一段時間內,全民搞建設,經濟出成果,經濟出官位。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試問環保部門能用環保生態阻擋經濟發展的大潮嗎?在金山銀山、綠水青山面前,環保部門的頂頭上司要金山銀山,環保部門敢違背旨意,力保綠水青山嗎?
環保部門的尷尬,歸根結底是唯經濟發展馬首是瞻惹的禍!盡管近年來,我們日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到不顧一切發展經濟帶來的諸多負面效應,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等觀念,環保部門的春天是否快要到來?
但是提出歸提出,各地黨政部門究竟能否把環保擺在重要的位置?究竟有沒有下大力氣落實生態文明發展、可持續協調發展?據悉,許多地方的目標考核仍然沒有生態環境這一項目,很多地方干部的培養選拔也沒有生態保護這一指標,如此看來,科學發展、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否會成為一句空話?
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于6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習總的講話就是今后我們選人用人的風向標,而把準了選人用人的方向標,實際上也就是把準工作重點的風向標。只有不以GDP論英雄,而將生態效益作為考核選拔的重要指標,環保部門才能底氣十足的說話,大刀闊斧的干事,披荊斬棘地去除尷尬!(慧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