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推出“交通小事故快處”新政,這一做法避免了小事故造成的交通堵塞,方便了人們出行。然而,不少交通小事故的當事人卻有微詞——
“快處”的便與不便
東南網7月2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閔凌欣 實習生 林梅琴)
“今后,凡在福州市中心城區道路上發生的輕微機動車交通事故,再也不用在原地苦候交警和保險公司前來勘察,只要拍照后即可快速撤離,然后到‘快處中心’集中定責、快賠?!边@是福州市公安局和中國保監會福建監管局新近大力推行的新政。
據福州市交巡警支隊介紹,福州市唯一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服務中心(簡稱“快處中心”)設在倉山區蓋山投資區高旺路6號,既有公安機關交管部門派駐的民警,也有保險公司派駐的保險定損、理賠人員。
事故的處理分三種情形:假如事故各方對事故事實及成因無異議,可以自行協商損害賠償,達成協議的,填寫《自行協商記錄單》;假如已達成賠償協議但無《自行協商記錄單》,可以如實記載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基本情形、損害賠償責任等內容,由當事人共同簽字確認,并在事故發生后48小時內共同前往“快處中心”辦理定損、理賠;如果協商未達成賠償協議的,各方當事人應當在事故發生后48小時內,共同前往“快處中心”,由駐中心民警適用簡易程序或按照快速處理辦法辦理。
“小事故占全市每年交通事故總數的80%,一旦賴在路上,往往會導致一條街甚至一個路口的交通停滯。我們希望通過小事故快撤、快處、快賠,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減少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擁堵。”福州市公安局道出新政的初衷。
截至目前,“快處”新政實施一個月,具體情況如何?
有人鼓掌有人吐槽
對于“快處”新政對解決道路擁堵的效力,多數人表示贊同和期許。
福州三中楊老師說:“過去,等著保險公司現場定損一般要一兩個小時,即便事故車撤離到路邊,加上保險公司的勘查車,還是會給交通帶來壓力。現在一撤就撤個干凈,的確緩解了小事故賴路的問題?!?/p>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新政不夠“人性化”。媒體人溫先生質疑:“保險公司不出險、交警不出警,老百姓為此要頂著烈日來回跑,多花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加上油耗等經濟成本,這到底是便民還是懶政?”
近日,福州市白馬路口,7時50分許,一部悅達起亞和一部卡羅拉發生小刮擦。因為都急著上班,兩名車主用手機拍了照,確定責任后把車移到一邊,然后給各自的保險公司打電話。而保險公司回復:“48小時內,你們自己到‘快處中心’處理?!?/p>
悅達車主王先生皺起了眉頭:“本來可在現場等著,現在要跑到偏遠的蓋山去。”卡羅拉車主也急了:“今天事情很忙,我也擠不出時間??!”
兩人掰扯了半天,終于決定當天下午兩點在“快處中心”集中。下午3點,王先生在“快處中心”辦完事。他感到很無奈:“定損不過10分鐘時間,修車費100元,可是路上去掉2個多小時,油費花了五六十元,上班還遲到了,真是不快反慢??!”
鄭先生的車子前不久在福大門口和另一部車追尾,拍照取證的時候,麻煩來了?!拔覜]帶相機,就用手機拍了幾張,趕到快處中心,他們說要從被追尾車前面拍一張全景,從追尾車后面拍一張全景,再拍一張相撞部位的,最后還要有撞落在地面的散落物的特寫,我哪有那么專業???”鄭先生吐槽,“我的手機相素低,拍得模糊,差點都沒辦法定損了,還好對方拍的勉強過關。”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