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
?
漳浦縣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活動抓得好
?
漳浦團縣委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通過開展課堂支教、自護教育、科普宣傳、感恩教育、感受城市、愛心捐贈等多種形式引導廣大青年參與志愿服務,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工作機制好。團縣委成立“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協調青年志愿服務隊、青年文明號、青少年維權崗等單位廣泛開展關愛活動。各“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隊”按照工作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協調配合、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持續有效開展。二是活動特色好。團縣委根據各單位志愿者的行業特色進行統籌協調,有針對性地為農民子女提供專業化、長效化的志愿服務活動。在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中,始終堅持從了解農民工子女需求入手,堅持充分利用青年文明號、青少年維權崗及青年志愿服務中心的師資資源,提升活動特色。三是活動平臺好。漳浦少年軍校是少先隊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團縣委依托少年軍校暑假培訓特色,讓縣城的孩子與農村留守農民工子女手拉手結對子,互學互助,共受教益,共唱愛國之歌,共敘戰友之情,共享大家庭溫馨。關愛陣地服務活動的開展,讓留守農民工子女的暑假增添了多姿的色彩,受到了農民工家長的充分肯定。(漳浦縣文明辦、團縣委)
?
涵江區志愿服務情暖失獨老人
?
關愛空巢老人是志愿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以來,涵江區在區委文明辦和區計生委聯合調查、全面摸底的基礎上,全面提高15戶24位失獨老人扶助標準,最高每人每月可領扶助金1000元。同時,積極組織30家各級文明單位(學校)開展“多對一”結對失獨家庭志愿服務活動,給予失獨老人以全方位、多角度、鏈條式的全程跟蹤服務。
一是生活扶助。自今年開展結對幫扶失獨家庭活動以來,30家結對單位以每月“學雷鋒日”為載體,累計發動200余人次,深入失獨家庭,為失獨老人們送去面粉、大米、食用油、衣物等近3萬元慰問品。通過為老人做一次飯、打掃一次衛生、洗一次衣服被褥、購買一次生活必需品,切實為失獨老人提供生活便利和保障,使他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社會的關愛。對愿意接受機構養老且符合條件的林光根等2位失獨老人,由區財政統一出資安排在“夕陽紅”老人公寓養老;對有勞動能力且愿意就業的許金龍等3位老人,協調安排在三信花園、武夷嘉園等知名小區做保安,并由所在單位支付勞動報酬、安排住宿,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二是心理撫慰。涵江區非常注重對失獨老人的心理撫慰工作。通過整合轄區內心理健康教育的優質資源,聯合教育部門、醫療機構組建一支由28名具備國家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教師、醫生組成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隊,利用節假日及業余時間,定期、不定期地為失獨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志愿服務。組織開展“微笑、微愛、微幸福”心理健康進社區活動,接受群眾咨詢百余人次,發放心理健康宣傳單500余份。莆田六中心理健康咨詢中心施娒老師還深入涵西街道孝義社區三戶失獨家庭,與他們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緩解他們的悲傷情緒。同時通過建立“失獨老人”健康聯系卡,以打一個問候電話、為老人讀一次報紙、陪老人聊一次天、陪伴老人參與一次社會活動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對老人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幫助老人擺脫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獨,使他們“巢空心不空,失獨不孤獨”,始終保持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
三是親情關愛。結合“美德少年”評選活動,組織每戶“失獨家庭”結對一位“美德少年”,為失獨老人提供別樣的親情關懷。目前,已完成結對認養9戶。此外,結對志愿者還依托“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到來之前,組織上門看望慰問“失獨老人”,對他們的情況進行記錄存檔;在他們生日之際,贈送賀卡或小禮物,陪他們過生日,給他們一份別樣的感動。中國移動涵江分公司向24位失獨老人免費提供手機和號碼,把老人的親屬、朋友、鄰居以及結對志愿者、認養子女的手機或座機10人左右進行聯網,并設置成一鍵撥號,方便失獨老人在緊急情況下聯系他人,保障失獨老人生命和財產安全。(涵江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