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縣檢察院有效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
?
為進一步激發青年干警的熱情和活力,培養他們積極參與、主動融入的主人翁意識,永春縣檢察院選拔10名優秀青年干警,成立“檢察工作學習研究小組”,明確“五員”工作要求(研究上級部署的“研究員”、學習借鑒經驗做法的“觀察員”、傾聽干警心聲意見的“信息員”、主動出謀獻策的“參謀員”和宣傳特色亮點的“宣傳員”),使青年干警得到鍛煉成長,促進科學合理決策,推動檢察工作創新發展。
為加強對學習研究小組的管理,不斷提升學習研究能力和工作實效,推進學習研究成果轉化,該院制定了《檢察工作學習研究小組工作制度》,對小組的人員組成、工作規則、績效管理、獎懲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小組每周開展一次學習交流,每月編輯一期《檢察工作信息參考》。組織小組成員們外出參觀考察,增長見識,經常下基層走訪,了解社情民意,列席檢察委員會和院黨組會,豐富經驗,同時在進修培訓選派、辦公物品配備、書籍報刊訂閱等方面向學習研究小組傾斜。主要做法是:
一是著眼全縣發展大局。永春縣計劃投資30多億元實施桃溪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一號工程”。為找準檢察工作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切入點,學習研究小組帶領全院群策群力,研究制定《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積極為桃溪流域綜合治理服務的意見》,為打造“永春版”的“清明上河圖”保駕護航。縣委書記林錦明充分肯定該意見,批示全文轉發全縣各部門各鄉鎮。學習小組認真研究細化服務措施,積極開展專項同步預防,編發預防宣傳畫冊《桃溪清韻》,推進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推出系列措施服務全縣“推進跨越發展,建設美麗永春”中心工作:率先提出六條服務措施,為篾香產業發展,建設“中國香都”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設立泉州市首個旅游景區檢察聯系點,開展法律服務進景區活動等。
二是著力檢察業務工作。永春縣案件總數不多,且大多數是小案件,如何把件件小案辦成“精品案”,是小組重點研究課題。“關注小案、關注細節、關注效果”的精細化辦案機制應運而生,依托全市首個有正式編制的案件管理中心,加強案件受理流轉、辦案流程監控、案件質量評查和數據統計分析等,規范執法辦案行為,提高案件辦理質量,審查批準逮捕準確率100%,起訴案件準確率100%,今年以來量刑建議被采納率100%。干警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提升。1名干警參加全省法律文書競賽獲獎,2名干警在全市優秀公訴人比賽中進入前10名。干警偵查謀略與技巧不斷提升。今年以來,立案偵查醫療系統系列窩串案7件7人,其中大案5件5人,科級干部2件2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近45萬余元,各項檢察業務工作成效明顯。
三是積極參與社會管理。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學習研究小組針對永春縣轄有22個鄉鎮,農村人口眾多的縣情,深入調研近年全縣各鄉鎮、村居刑事案件發案情況,選取四個人口相對集中、地理位置相對特殊、案件相對多發的村居為試點,開展“六個一”農村綜治幫扶活動,即:開展一次基層治安狀況調研、舉辦一場治安分析座談會、指派一名干警定期掛鉤聯系、召開一場幫教會、舉辦一場法制宣傳、探索建立一套預防犯罪機制,以點帶面,推進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青少年犯罪問題,研究小組建議充分利用檢察機關人才資源優勢,聯合縣教育局選派10名青年檢察官到10所中小學校擔任法制輔導員,通過走訪師生、進行國旗下講話、召開主題班會、舉辦法律講座、組織模擬庭審等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受到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歡迎。
四是傾情檢察文化建設。為加強檢察文化建設,學習研究小組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加強思想塑造、培訓教育、交流互動、活動拓展和人才培育等五個平臺搭建。舉辦青年文化論壇、讀書征文活動、理論研討會議等,邀請專家學者舉辦法學理論、心理健康、書法藝術等各類講座,組織開展球類競技、文體比賽、集體健身等活動,活躍機關氛圍,增強團隊凝聚力和隊伍活力,院黨支部被授予“學習型黨組織”稱號,黨建工作參加泉州市機關黨建“特色活動”評選榮獲二等獎。干警參加各種競賽捷報頻傳:干警羅錦山獲全國檢察機關書法繪畫攝影作品評選一等獎;干警在縣政法系統“喜迎十八大”系列活動中獲獎18人次,其中2名干警分獲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第一名。
學習研究小組成立以來,致力于職守與理想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思考與總結相結合、能力與技巧相結合的“四結合”模式,讓干警鍛煉了能力,提高了素質,又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得到了成長進步。同時,也帶動了全院各項檢察工作的開展,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干部群眾的普遍認可。??? (永春縣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