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鄭旭光實習記者陳雪芳)“水”念“tsuei33”(國際音標,33是上標,為聲調)、“肥”念“puei52(52是上標,為聲調)”……昨日,在發(fā)音者的合作下,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陳稚瑤的調查開始了。發(fā)音者每念一個字,陳稚瑤就用國際音標記錄下來。
語料反映不同時代的狀態(tài)
發(fā)音者使用的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方言調查字表》,每念出每一個字,陳稚瑤一一用國際音標進行記錄。但不時也會出現(xiàn)有些字發(fā)音者用福州話讀不出來。
“一些字不會讀可以跳過,對調查影響不大。”陳稚瑤介紹,《方言調查字表》內共有3000多字,發(fā)音者不需要全部用福州話讀出,只要發(fā)音者要有福州話的系統(tǒng),聲母、韻母、聲調都能讀出來,就可以了。
陳稚瑤說,據(jù)她了解,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有人對福州方言做系統(tǒng)研究,五六十年代有人開始系統(tǒng)調查。目前她手上有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福州方言語料,由一位五六十歲的老人發(fā)音。她說,此次收集的語料將與其進行對比,看看那時的福州話與現(xiàn)在的發(fā)音存在哪些變化。
“希望自己調查的語料能夠保留,對后代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陳稚瑤說,語料能反映每個時代人們的狀態(tài),上世紀八十年代所留下的語料能反映當時人的一種狀態(tài),如果她調查的語料留下來,也能反映21世紀初福州年輕人的一種狀態(tài)。
權威專家編纂福州話字典
福州民俗文化專家方炳桂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福州方言雖然有變化,但變化并不是太大。他認為,目前關注福州方言的重點是如何保護和繼承。
為了保護和繼承福州方言,一本《福州話實用字典》正在編纂中。
據(jù)悉,《福州話實用字典》將收錄8000字左右,以實用、存字、存音、存義為編纂原則,所收字以現(xiàn)代福州話實用單字為主,適當兼收少數(shù)兩個字以上的復詞。復詞多為連綿詞,如玻璃、葡萄、參差等。
據(jù)了解,《福州話實用字典》采用3種方式注音,一種是用國際音標標注現(xiàn)代福州話字音,另一種是用《戚林八音》中的反切標注福州話字音;還有一種是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讀音。
“估計這一本字典出來,對福州方言的發(fā)音會規(guī)范很多。”福州民俗文化專家方炳桂說,目前關于福州方言的字典有四五本,但這本字典是由閩江學院副院長、閩都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博士生導師趙麟斌教授主持,閩江學院博士生導師、《漢語大字典》主要編輯之一王昌茂教授具體負責編纂,因此在各方面應該會規(guī)范很多。同時,方炳桂也表示,字典對保護和傳承福州話的作用并不大,因為沒有人在講福州話的時候,會去翻字典。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