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海味十足的蟳埔女服飾 獨特而美麗的風景線
http://www.caoliu14.com?2013-07-19 17:15? 朱淇齊?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黃晨
早年學藝
成代表性傳承人
今年五十多歲的黃晨,一生酷愛“蟳埔女服飾”藝術。由于他制作的蟳埔女服飾、頭飾等非常有名,成為該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近日,記者一行前往蟳埔漁村,在市場附近的蟳埔服飾傳習所內見到黃晨,他正在工作室里趕制一件蟳埔女服飾。得知記者的采訪意圖后,他放下手中的活兒,與記者聊起了家常。
原來,黃師傅是蟳埔當地人,其舅公是當地比較有名的裁縫師傅。因為從小就受到舅公的熏陶,從十一歲起,他就跟著舅公學做衣服。二十來歲就自立門戶開了一間裁縫鋪,專門幫當地人制作蟳埔傳統服飾。
黃晨說,蟳埔女服飾是純手工制作,紐扣都是布紐扣,要一針針縫出來,一件上衣要花五個小時才能做好,他學了三年才學會做一套完整的衣服。雖然當時做裁縫師傅很辛苦,可這一經歷為他現在制作精美的蟳埔女服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以前在艱苦時代,用來做衣服的布非常珍貴,每個人擁有的衣服非常少,只有兩三件。而蟳埔女日常都穿著傳統服飾。因此,我們做裁縫這行是十分吃香的,收入也高。到了改革開放后,年青一代的蟳埔女就開始趕潮流穿時裝了,找我做傳統服飾的人越來越少。經過時間的洗禮,這樣的傳統服飾也正慢慢淡出現代的服裝潮流。時至今日,除了蟳埔老人還會找我訂做、修補傳統服飾外,年青一代的蟳埔女及小女孩,雖也買傳統蟳埔女服飾,但多數是在重大民俗活動或者辦喜事時才穿。”黃晨告訴記者。
對于這門手藝的傳承情況,黃晨顯得很無奈,“雖然政府為挽救這一瀕臨消失的本土傳統手工藝,以傳統服飾進課堂,辦‘時裝秀’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希望借此引發當地群眾傳承熱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穿戴傳統服飾的人越來越少,會做‘原版’蟳埔衣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這門手藝正面臨失傳的尷尬。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