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鐘“課堂”》文稿
41.【采訪同心慈善會工作人員:我們長期有跟學校社團的志愿者做個對接 他們會定期服務 我們可以把他 邀請一些過來支持他 真的一個人有這份心 但做好 也很難 所以看到他這份心 真的很難得 而且是真的行動起來 接下來我們就要做一個互動 】
42.或許當初開辦免費“學堂”,陳立文并沒有想的得太遠,。如今,他也需要考慮到“學堂”發展,特別是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兩年來,每一天每一夜的守候,讓他感受到了與孩子們相處的快樂。,而從孩子們口中叫出對他的尊稱“陳“老師”也是對陳立文他最大的支持與愛戴。
音樂+字幕:
2011年7月 陳立文創辦免費“學堂”
2012年 陳立文獲得廈門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
2012年 免費“學堂”被評為廈門市同安區“優秀志愿服務項目”
2013年 陳立文與孩子們歡度“六一”
口播尾:夢想與現實就像是宇宙中相距遙遠的兩顆行星,沿著各自不同的軌道旋行。也許,一輩子也不會有交會的時候。不過,它們也可能在某一天發生碰撞,迸發出絢麗的火花。在讀書的年學生時代,因為種種現實條件的限制,陳立文沒有實現自己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愿望。然而,面對現實,看到了“四點鐘問題”的他,敢為人先地開辦了“四點鐘學堂”。并從身邊那群可愛的孩子們身上,他找到了自己最初的夢想。盡管自己他是一個外來打工者的身份,也沒有高學歷和高收入,但重要的是,他是個有心人,一個有愛心的人;他去做了,去實踐了。于是,夢想,就這樣照進了現實。這些,絲毫沒有動搖過陳立文對自己信念的追求,以及對公益的堅持。也或許這樣的追求,讓陳立文真正體會到人生的快樂。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