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陳立文,33歲,廈門市同安工業區務工人員,2011年在當地開辦一所公益性質的自習“課堂”,為農民工子女提供課業余輔導,看護管理等免費服務。
口播一:奉獻他人,提升自己,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福建志愿者》,我是郁莉。根據我們國家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小學如果上午從8點上課,將于下午3點50分下學。因此,一直以來,孩子放學早就成為了許多進城務工家長的煩惱,。因為在他們下班之前,孩子的看護問題大多沒有著落,。因而孩子們這一時段的“管理真空”,就被市民形象地稱為“四點鐘問題”。在福建省廈門市的同安區,卻有一位名叫陳立文的打工者,他自掏腰包,在學校對面租下了幾間店面,用于為那些無人看護孩子的提供自習場所,并且給它起名叫做 免費“學堂”。那么,這個免費學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字幕:廈門市同安區后宅社區后宅村】
2.【同期陳立文:你們作業都做完了嗎?有,一回來就都做完了】
3.16張課桌,32張椅子,每月1000元的房租來的房子,。這里就是農民工陳立文為孩子們辦起的免費“學堂”。“學堂”的正對面就是后宅村的新星小學,。一年多以來,每天傍晚,陳立文下班后,都匆匆從工廠下班,走進趕到“學堂”里,陪伴這20多名孩子。
4.【同期:就是說這附近都是工業集中區,很多外來農民工在工業區上班,租房子基本都是在這附近的,因為這里離小學比較近,所以說小孩子放學以后會在這邊玩耍,那個時候我也住在這個附近,有時候沒加班就看小孩子這邊玩耍,那有時候這邊有車輛,感覺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5.陳立文租來的房子一共有三間,除了供自己生活起居所用的一間,其余的大小兩間,另一間小的是孩子的作為圖書室,大的一間就是自習課堂。放學后,有許多孩子就把這里當成了他們的第二課堂。
6.【這間教室,主要用于他們學生做作業,白天都是沒有關門 早上我起床 把門打開,這樣也可以供學生提早來學校 坐 也可以做作業同期:這里面也有桌子椅子,小學生放學以后,慢慢地就把它布置的像學堂了】
7.與學校的正規課堂不同的是,這個陳立文的“課堂”并不以教授知識為主,陳立文他“辦學”的初衷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安全的課后環境,。所以,他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孩子們的課后余輔導員。
8.同期孩子:【因為他不想讓農民工那么辛苦,白天又要工作,晚上又要照顧小孩 所以他就在這邊開了自習課堂給我們用】【我們有一些不知道的他會教我們,而且還不用錢 】
9.每天四點半過后,陳立文都會給孩子們輔導功課或者是陪伴他們玩耍。到了晚上,他還要放棄休息的時間給孩子們上課。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