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阿寶,走了。我們帶這些孩子跟他們一起去上“融合課”。快點,阿寶坐這邊,坐好了啊。
這四個小朋友是隔壁春暉幼兒園的正常孩子。每一天培訓中心都會安排2個小時的課程,讓自閉癥兒童和正常兒童一起接受特色的“融合教育”。
同期:跟徐老師一起來啊,做一樣的動作。對了,好棒。好,我們動作隨時換的啊。
采訪楊陽老師:這個“融合教育”,也是我們學校的一個特色。現在有很多的機構他們沒有普通兒童來帶動我們的孩子,那我們正好這邊有一個幼兒園,那我們經常有的時候會把孩子帶過去,我們也會讓幼兒園的孩子過來。因為我們的孩子沒有主動性,要普通的孩子來帶動他們,來互動。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來做,他們可以模仿其他的小朋友,這樣子他們會比以前更快樂吧,開心。然后會從普通孩子的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
同期:我數一、二、三,數到三就要停下來啊。停。
阿寶。
哦,對了,阿寶。現在阿寶來抓。
采訪肖梅英:一開始來的時候,說做“融合”,家長都把我們孩子當作什么傳染病一樣的,他們都不讓我們的孩子接觸他們的孩子。然后我有請他們家長了解我們自閉癥兒童的課程,讓孩子們把每天的作業、作品都帶回去給家長看,他們到后面都慢慢地了解了,我們的課程確實是比幼兒園里的更豐富。
同期:楊老師吃?還是張老師吃?
張老師吃
謝謝。
張老師吃?還是佳源吃?
佳源吃。
那我吃?還是你吃?
你吃。
好。
那我吃?還是你吃?
我吃。
對了,想明白了。這孩子語言挺好,而且與人互動的意識也有。一開始他你我都不分的,就用食物就好一些了。
采訪肖梅英:佳源一開始來的時候,很愛跑,跑來跑去。現在是好多了。還有一個許世榮,他一開始的時候,會流口水啊,講話語言什么的都沒有。還有高浩軒,一開始來的時候咬人、打人。外婆帶,也打外婆。現在是不會有這種情況了。?
報中:提起孩子們的進步,肖梅英總是如數家珍。但開辦這個培訓中心,肖梅英卻付出了很多。中心前期的裝修和器材引進都是肖梅英自己花了20多萬元操辦的。中心開業后,每個月還要貼補2萬元左右去維持中心的運營。那么,肖梅英為何如此關注自閉癥兒童這個群體呢??
同期:我們三個人一起來,那徐老師先來,媽媽再來,最后是肖軍淮。好不好?你是最后一個啊。開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人名字幕:小淮 8歲)
小淮是肖梅英的獨生子。誰曾想到,這個看似健康的孩子也是一個自閉癥患者。2004年,小淮的誕生,曾經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采訪肖梅英:他從小就是胖胖的,人家都叫他小石頭,看見誰他都會對人家笑。
3歲時,肖梅英發現小淮的話越來越少,而且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肖梅英隨即帶著小淮去了醫院。
采訪肖梅英:她(醫生)就說你這個孩子是輕微的自閉癥,我當時自己有點不敢相信,自己也不能接受。我們大人都好好的,怎么會說小孩會有自閉癥呢?我們家人也一直不能接受。然后到了機構以后,一看,哇,原來這個自閉癥群體還這么大。
后來,肖梅英帶著小淮到福州參加針對自閉癥兒童的特殊教育訓練。接著,她又帶著小淮去了深圳,一邊工作一邊陪同訓練。
通過7年的摸索,肖梅英教會了兒子穿衣、刷牙等生活自理行為,以及與他人的基本交流。并且,通過與正常孩子的接觸,小淮的性格也變得開朗多了。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