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說,只要是他看到的事,能做的他一定要做,不一定要做多大,但是一定要把它做好。樸實的言語中,道出了70年代末出生在偏遠山區(qū)里的老楊,對公益的決心和毅力。大約3天之后,在老楊組建的“螞蟻的力量”QQ群里,我留意到了這樣的信息:
4月26日02:00 螞蟻的力量義工社團已經(jīng)融入壹基金蘆山民間救援指揮部加強“聯(lián)合救災”;
4月28日 22:05 螞蟻的力量雅安最新消息:今天一早老楊隨同壹基金聯(lián)合救災11車隊前往寶興縣靈關鎮(zhèn)中壩村等村落送大米、油等食品。今天晚上繼續(xù)露營蘆山街道,明天再進入偏遠山村大溪等村落送溫暖。
……
4月28日的信息是來自一個網(wǎng)名叫著阿貍的志愿者,這個時候的老楊在做什么,或許正在為當?shù)氐臑拿褡鲂睦硎鑼В蛟S正在為如何籌備到更多的物資絞盡腦汁,也或許正在盡力挽回一個鮮活的生命……可他可能沒有想到,2000多次的余震,身在那里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
他以“螞蟻的力量”助學、助困 10多年前,老楊便開始助學了。起初他總是省吃儉用將自己的工資拿出一部分來,資助山區(qū)孩子上學,給他們買些學習、生活用品。 2008年,老楊開始組建公益社團,專門從事助學、助困等公益活動。隨著個人與社團的公益影響力越來越大,老楊便以“螞蟻的力量”自喻其所帶領的團隊。他希望所有的愛心志愿者能以一己之力,長期堅持不懈地為山區(qū)或貧困學子提供資助。老楊有個響亮的口號:“每個人每月奉獻30元,就能成為螞蟻力量的一員,就能為社會公益出份力!”他成立的公益社團里,有畫家藝術家、各個領域社會工作者、各大高校青年學生。他說這種民間微公益,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就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聚集點點滴滴的仁愛和溫暖,將一顆顆感恩社會的種子播撒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以及偏遠山區(qū)的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
“螞蟻的力量雖微薄,但眾人團結組成的博愛力量卻是強大的。”老楊說,公益活動并非是有錢有時間的人才能參與,只要我們愿意,誰都可以貢獻一己之力,為他人增添一份溫暖和快樂。 5年他幫助了近300個山里的貧困孩子 因為助學,老楊走過省內(nèi)許多貧困偏遠的山區(qū)。讓他最難忘的是去年8月,跟另外兩位志愿者走了近4個小時山路抵達的福州永泰縣領路鄉(xiāng)長坑村洋稠2號。 老楊的“閨女”秀蘭,就生活在這大山深處。老楊自己都記不清,這是與他“結對子”的第幾個貧困學子了,他很早就想到秀蘭家里走訪一趟了。 “雖然之前就聽說秀蘭一家三代都沒有走出過大山,但那天走到她家,看到他們生活的地方、居住的破舊房屋,過著靠點煤油燈照明的日子,我們還是被深深震撼到了。”老楊說,抵達秀蘭家的那一刻,他就告訴自己,除了要資助秀蘭上學,有機會他還一定要為秀蘭實現(xiàn),她想看看大山外面世界的愿望。 而像秀蘭這樣的孩子,在永泰,在寧化山區(qū),老楊結識的還有許多。“把他們帶到福州來,帶他們逛逛省城,讓他們體驗一回城里小朋友的生活。”這是近兩年來,老楊一直堅持在做的事。而每每旅行結束,老楊總會給每一個孩子送上一本精美的相冊,“如果你曾親眼見過那些孩子翻看相冊時的笑容,你就會知道一本相冊,在他們那里不止是相冊,而是驚喜和歡欣。”老楊說。他期待,在送給孩子的這份禮物里,有比以往更厚重的關愛。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