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漁村的傳奇
阿虎離開武漢回家的時候,這個家庭里又多了一個成員——獲救女孩小嚴代表阿虎加入了進來。在去機場的車上,小嚴哄著阿虎的外甥女,5個月大的小家伙在她懷里已經不哭鬧了。
就在幾天前,驚恐、傷心和極度自責還深深折磨著這個19歲的女孩。面對同樣來自農村、家境同樣貧寒的小嚴父女,阿虎的父親方世興只是用自己粗糙的大手扶住他們抽泣的肩頭,答應了小嚴作女兒的請求,“以后你就代替阿虎當我們家一分子”。對小嚴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安慰。
“阿虎和他的父親、他的家人真的很像。”老師和同學們說。
他們的家,是鶯二社區一幢十幾年前修建的兩層老房子。父親方世興有一艘十幾噸的近海小漁船,母親曾國英就在鎮上打些零工,生活清苦而艱辛,卻培養出了4個大學生。
大姐半母。大姐方娜初中畢業就放棄了學業,幫助家里干活。她還記得,家里的房子本來只有一層,弟弟妹妹長大不夠住了,母親和她就帶著弟弟妹妹們自己拉來沙子等材料,加蓋了一層,結果常常漏雨,補了好多年。
這樣的經歷帶來的不是抱怨和放棄,而是家庭的溫馨和孩子們的勤奮。
早先幾個孩子中只有方娜一個人工作。家里實在沒錢了,弟妹們也會打電話給她要一點生活費。“他們從來不多要,需要二百只要一百,需要一百只要五十。”
后來參加工作的姊妹多了,二姐方姨負責五妹方完,三姐方盛夏支持四弟阿虎。有一次,盛夏給弟弟阿虎郵了1000塊錢,上大二的方完沒有等到二姐的“資助”,阿虎悄悄抽出幾張給了妹妹,“你先拿著花,我作助教應該會有補助,別擔心。”
“他那時哪會有什么補助!他是心疼妹妹。”盛夏說。阿虎沒有對其他的家里人說,他的心事向三姐敞開得最多,那個月的后半個月說什么也過不下去,阿虎在短信里對盛夏描述說:“身無分文、手機欠費,飯卡7分錢”。
在學校里,很長一段時間內,老師和同學根本不知道阿虎家境這么貧寒。大一評定助學金的時候,很多同學爭著申請,阿虎卻根本沒申請。輔導員陳強老師有些奇怪,阿虎卻說:“班上還有幾名同學也很困難,我想把機會讓給他們。”這樣的事情,大三又發生了一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1-08騰曼瑜:舍生取義,"向善"的精神永存
- 2013-01-08何景惠:不顧身體安危 舍生救人
- 2012-08-07舍生只為救員工 追記青年企業家周江疆
- 2011-12-05張耀龍:舍生忘死救群眾
- 2011-10-10從武昌起義到福州光復 舍生取義慷慨悲歌的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