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梅花開遍——閩西南大地上怒放的土樓建筑 2013-07-09 08:39? 王瓊瑜 蘇凱芳?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
福建土樓現存有近3000座,曾有數十萬人居住其中。 |
紅白喜事都在土樓內的公共場所舉辦,一家有喜,家家有喜。 群居生活省空間 一家有喜家家喜 走進土樓,除了撲面而來的長廊和屋子,還有坐在庭院里摘菜洗菜、泡茶聊天的居民。每天下午四五點,中間庭院常有三五成群的土樓人圍坐在一起,或摘摘菜,或聊一聊一天都忙了些什么。南靖土樓景區導游小李介紹說:“住在土樓內,一家有喜事,家家有喜事。不管是黑白喜事,土樓內的居民都會相互幫助,關系十分密切。” 福建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筑師黃漢民認為,土樓雖然占地面積大,但人口住宿密度高,比較節省土地,內院式的房子國內很多地方都有,但都是四合院,圓形的內院是比較少的,因此設計師更多地以此為創作靈感。 誠如廣州土樓公舍的設計師之一孟巖所說,土樓本身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土樓所帶來的“群居”的社會關系才是土樓的精髓所在。“現代社會,大家都想占有更大的空間,但其實大多數人是不需要這么大的空間,尤其是年輕人。”雖然土樓誕生于福建山區,但在孟巖看來,土樓是用城市的模式來解決鄉村問題,因此它本身就適用于城市,房間不大,但中間的庭院等公用空間是私人空間的延伸,大家甚至可以在庭院和來訪的客人聊天。他說,正是土樓的這種特性,讓它能夠成為解決大城市住房緊張的模式之一。 落成投用5年來,土樓公舍迎來送往不少人,在這個空間里多數人結識了新朋友,有人在土樓里遇到了知心好友,有人邂逅了人生伴侶、舉辦了婚禮,甚至有了土樓寶寶。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