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瓜農(nóng)到鄭州賣瓜,路遇事故,與百萬豪車碰撞,初步估算,瓜農(nóng)要賠償給豪車車主近兩萬。在賣瓜時比原先承諾的價格貴出兩毛。這事引起了眾多爭議,輿論的“槍口”大都指向了瓜農(nóng)。
在這件事的整個過程中,豪車車主、辦事民警、社會愛心人士,對處事的態(tài)度都無可挑剔。輿論的焦點是,瓜農(nóng)得知豪車車主不追究他責任時,將瓜的價格將原先說的5毛變成了7毛。有人說這位瓜農(nóng)太不厚道,甚至缺德。如果提升到時誠信與道德,這位瓜農(nóng)似乎做得欠妥。但是,瓜農(nóng)畢竟是瓜農(nóng),因其弱勢地位以及文化素養(yǎng),不宜對其有過高要求。
但作為看客,也應該設身處地為這位瓜農(nóng)考慮一下,一個56歲的人,還有糖尿病在身,辛辛苦苦折騰好幾個月的時間,一車瓜,5000來斤,如果按正常的銷售價格,起碼1.5元一斤(筆者鎮(zhèn)上賣2元),就算按批發(fā)價也得1元一斤吧。瓜農(nóng)承諾以5毛錢處理,是擔心,既要賠車損錢,又要賠掉瓜錢,兩者取其輕,以5毛一斤處理還能挽回些損失,總比10天后取回一車臭爛瓜要強吧。辛辛苦苦種瓜,也就是為了點錢,每斤多出2毛錢,一車也就1000元左右,也就是1、2個月的治病錢而已。大家獻愛心買瓜,不是來占便宜的,況且,7毛錢的價格比起市場價也不貴,并沒有惡意哄抬物價。倘若,這瓜比市場價還高出2毛,那么真是虧欠了愛心人士了。
至于誠信與道德,那是在公平的基礎上。10個工作日內(nèi),說白了就是兩個星期,正要過兩個星期才有結果,那么黃花菜都涼了。以5毛錢處理就是在不公平的基礎上的無奈之舉。“5毛錢一斤要虧本的”,這是瓜農(nóng)的一句實在話。打個比喻,一把刀架在脖子上,明知5毛錢會虧本,還是給出的5毛錢的價格。這能作數(shù)嗎?巨額的賠償費,不就是一把“無形刀”嗎?刀子拿開后,難道還得以虧本的價格信守承諾嗎?倘若真是這樣,豈不是乘人之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6-30烈犬傷人事件頻發(fā) 輿論呼吁追責嚴管
- 2013-06-30三公經(jīng)費超支受輿論關注 會議支出為何要轉嫁給下屬單位
- 2013-05-21麗江"艷遇佛"因輿論壓力拆除 酒吧主人稱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