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工廠掌勺 日供應七八百人
膝下6個子女,1個小叔子也要夫妻倆照顧,加上公公婆婆,年輕時的王夏阿婆和老伴肩上的擔子可不輕。王夏阿婆曾靠挑水澆柏油路賺工分,也在印刷廠幫過忙,由于不識字,經常把報紙放顛倒,只干了4個月,她心內不安,又去找另一家工廠。剛進噴霧器廠工作時,她在車間給噴霧桶噴漆,廠里師傅、領導覺得她做事認真、細心,廚房缺人,讓她到廚房掌大勺。
王夏阿婆說,每天早晚飯要有六七個菜式,午飯八九個菜式,采購的師傅買來什么菜,她自己就要琢磨怎么做才好吃,合大家的口味。廠里還要煮夜宵,經常12點了還要炒菜,凌晨一兩點才回家。廠里有四五百號人,加上來這里吃飯的學生,每天去吃飯的,多時達七八百人。王夏阿婆的廚藝得到了眾人的好評,還吸引了附近鐵器廠、鍋爐廠的工人來這里買菜。
思念老伴偷流淚 笑對兒孫常寬心
對王夏阿婆來說,這些過往經歷不算苦。她覺得和老伴一起照顧好這個家,是自己的本分。
王夏阿婆說,老伴也很努力打拼。她記得老伴當年騎自行車送貨,能把貨疊得整齊又牢固,最多時一趟能載1000多斤貨。每天凌晨1點多他就要出門,把貨送到福州、永春,安溪。老兩口努力供6個孩子上學。王夏阿婆比較愧疚的是,大女兒要幫忙家里,小學畢業就沒有繼續讀書,其他孩子都是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
當他們老來做伴享受生活時,老伴卻先走一步。王夏阿婆說,老伴拉著她的手說:“我要和你分手了,不要傷心,總是有人走得早。”回憶起這句話,王夏阿婆眼里淚光隱隱。她現在總還記得,老伴每天凌晨4點起床,到小區外散步一大圈,她常常站在陽臺上看著他的身影。
思念藏在王夏阿婆的心里,兒孫一進家門,總能看到王夏阿婆的笑臉。她說傷心流淚不能讓孩子們看到,會影響他們的心情,尤其是媳婦林小紅,孫子已經夠讓她操心了,現在她又幫不上忙,還要讓她照顧,里里外外不容易。
林小紅說,婆婆很理解晚輩不容易,從不嘮叨。孩子小的時候,她自己去上班,都是公公婆婆幫忙照顧兒子,婆婆還自己摸索著幫孩子按摩。“我有個朋友的孩子也患了腦癱,她婆婆說的話很刺耳。”林小紅的婆婆就讓她很感動:“她經常安慰我,遇到這個孩子是命,不是你的責任,但我們照樣要疼惜他,撫養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28兩岸齊誦百孝篇 700多人參與活動弘揚孝順美德
- 2013-04-07福建省提倡種孝順樹造子孫林 可發放林權證
- 2013-04-07閩開展種孝順林活動 墓地植綠免費供苗木頒林權證
- 2013-01-21漳州松洲村最孝順媳婦4年沒出遠門 為照顧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