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聚焦糧食安全:過半省份難自給 補貼8千萬到縣1千萬
http://www.caoliu14.com?2013-07-03 09:52?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河南:糧食“十連增”背后的隱憂
在河南有關人士看來,正是由于保糧任務艱巨,對農業大量投入,導致河南的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緩慢。直至2010年,河南城鎮化率只有37.7%,遠低于全國49.68%的水平,居全國倒數第五位。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王勇實習生 李姍姍 | 河南報道
5月26日,夏收在即,中原大地普降大雨。
這是一場久違的夏雨,但對于農民來說,連續的降雨又是他們不愿看到的。
“還有十來天就要收割了,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天天看天氣預報,怕出現連續的大雨、干熱風等天氣。”河南滑縣白道口鎮黃村種糧大戶于同勤不無擔憂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為了實現糧食的連續增長,河南的夏糧承載著巨大的壓力。
“天下糧倉”艱難堅守
“預報晚上有暴雨,馬上就要收麥了,所有人員都下鄉了,防止出現洪澇災害。”5月25日,河南滑縣農業局紀委書記郝廣亮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麥收前后往往是“壓力山大”,最害怕出現重大的自然災害,這關系到小麥一年的收成。
有著“天下糧倉”美譽的河南,用占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4的小麥、1/10的糧食,除了滿足河南1億人口的糧食需求和糧食加工企業的原料需求外,每年還向國家貢獻400億斤以上的商品糧及其制成品。
對河南來說,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不僅僅是農業大省的責任,更是一項“政治任務”。
2011年,中原經濟區建設大幕開啟,在確定中原經濟區諸多定位時,農業和糧食生產放在首位。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繼續保糧成為河南的頭等大事。
去年,河南夏糧總產量637.2億斤,穩居全國第一的同時,實現了自2003年以來的“十連增”。在這樣的高起點下,繼續保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便成了河南今年的重擔。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