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武夷精舍,朱熹在此完成《四書集注》。丁書青 攝
一種期盼,世界品牌待重塑
建陽黃坑鎮后塘村,鵝卵石壘砌的朱熹墓令人心生肅穆。雖歷經風雨,墓前石臺上仍存著清明祭祀的痕跡。
建陽正計劃將這里擴建成朱子林,目前文公祠已經開工,今后還將建設朱熹墓道神碑、思源亭、思源泉、祭拜亭、碑林等,建成中國獨一無二的古樸厚重、適于緬懷的朱熹陵園。
去年10月,建陽考亭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也簽訂了合同,項目擬投資超過10億元。
就在今年3月,南平市政協召集課題組提出了《朱子文化品牌建設方案》。方案將朱子文化的文化內核、歷史地位、當代價值以及朱子文化品牌建設的重點條分縷析。
6月18日,作為海峽論壇的組成部分,朱子文化交流活動在武夷山市舉行, 舉行“朱子文化與現代文明”論壇,并交流兩岸傳承弘揚朱子文化經驗。
今年7月,兩岸聯手主辦的第六屆朱子之路研習營也將啟動,海峽兩岸10所大學100名師生以及20名專家學者將到閩北游學,重走“朱子之路”。
打造朱子文化品牌正當其時。如何打造?
南平市政協主席張建光提出,能否從打造“文化強省”的高度將朱子文化列入“十二五”規劃,列入省重點文化項目?能否把朱子文化作為兩岸主流文化交流的載體,在“海峽論壇”等對臺活動中予以突出?能否將朱子文化旅游,特別是“重走朱子之路”作為“游學”加以開發,首先在省內學子中推廣?能否組織力量詮釋普及朱子文化,將其作為社會公德教育、精神文明的抓手,促進社會風氣健康向上?
閩北朱子后裔聯誼會副會長、南平民俗學會顧問朱美珍表示,我省不妨將南平市整體或者將朱子文化關聯度最大的縣(市、區)域劃定為省級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對與朱子文化有關的傳統制作技藝、民俗、藝術以及文物和遺址進行整體性保護。
作為研究學者,張品端建議要將朱子文化作為重要的文化產業打造,建設大型的朱子文化博物園,作為朱子文化研究和展示的基地;舉辦大型的國際學術會議、文化節等,把武夷山建成世界朱子文化的中心;以歌詠、文化講壇、專題片紀錄片等方式,擴大朱子文化的影響力。
作為旅游業者,朱日忠更加強調可視性文化景觀的打造和旅游線路的規劃。如重點遺跡的保護修復;以朱子文化遺跡為主的“朝祭觀光之旅”;根據朱熹一生的蹤跡,策劃朱子文化“尋蹤游”等等。
……
無論何種建議,凝聚合力,依托閩北豐富遺存,抱團打造朱子文化已成共識。朱子文化這一世界級品牌正行走在復興之路上。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