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縣坑底鄉地洋村的殘疾人周然壽正專注地給木牌匾刷金泊。去年,在縣殘聯的幫助下,在“壽興根雕廠”找到工作,每個月有2000元的收入。
6月24日,在壽寧縣南陽鎮洋邊村山上楊梅林里,余宋江和同班7個同學正在采摘著鮮熟的楊梅?!坝慰屯娴酶吲d,吃得開心,我就快樂。”楊梅林農場主龔友根拄著雙拐笑著說,是“愛心助殘”惠民政策圓了他的創業夢,他的生活變得更陽光、更自信、更快樂。
龔友根,今年40歲。1988年夏天,活潑好動的龔友根與一群小伙伴到離家不遠的一座寺廟里跟隨住持練習武功。在一次翻跟斗時,龔友根摔倒在地造成胸椎斷裂。父母借了12萬元將他送到福安、福州等地治療,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癱瘓在床的龔友根三年后才能下地拄著雙拐行走。
在病床上的龔友根無聊時看了許多書籍,種植方面的書看得尤其入迷。當他能站起來行走時,不由得萌發了自己辦個農場的念頭。
1995年起,在家人和村委的幫助下龔友根借了些錢先后投入5萬元,買下離村不遠的100多畝荒山,種了60畝楊梅、20畝板粟、20畝茶葉。在家人的幫助下,他將農場打理得井井有條,收入逐年增多。果樹豐產后,每年收入也能達到15萬元左右。
近幾年,隨著父親離世,母親年事增高,行動不便的他感到力不從心,而農業又是個投入大的項目,資金周轉難題也時常擺在他面前。每當這時,縣農辦、扶貧辦、殘聯、鎮計生協會等部門工作人員紛紛上門為他排憂解難,有的幫助聯系小額貼息貸款,有的送來創業金等。5年來,他先后獲得各部門為他送來的補助款5萬多元。
龔友根只是受惠于該縣“愛心助殘”活動中的一個。壽寧縣現有殘疾人1.56萬,占總人口的5.6%,涉及近五分之一的家庭。2010年,壽寧縣出臺了《關于加快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快殘疾人事業發展,“愛心助殘”活動不斷推進。2010年11月份開始,該縣啟動“一助一”愛心助殘活動,先后累計投入70萬多元,為1060名殘疾人送去溫暖。
近年來,該縣殘聯積極為殘疾人牽線搭橋,幫助他們順利就業,增加收入。在縣殘聯的聯系下,該縣389名殘疾人在福州的盲人按摩中心、南陽的服裝廠、茶企等處實現就業。為讓更多殘疾人在生活、就業等方面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惠殘政策,該縣從2010年11月開始,陸續開展殘疾人“辦證月”活動,目前已發放6400多本殘疾人證。
與此同時,該縣加大對殘疾人的扶助力度。三年來,共扶持70戶殘疾人發展種養殖,并每戶給予補助5000元。每年為70個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發放“居家托養” 補助金各5000元,為 93個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發放“陽光家園”補助金各2000元。零就業的36名殘疾人每人每年還獲得補助金5000元。為140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實施危房改造,每人給予補助4000元。向281個精神殘疾人提供服藥、住院、藥品補助17.92萬元。為360名白內障患者免費施行手術。向殘疾人贈送輪椅、坐便椅等康復器材650多件。(吳淑梅 文/圖)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