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 舍得
讓他成為“獨孤求敗”
□早報記者 林志安 文/圖
謝祺旭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時很淡定,這樣的分數對他來說“不出所料”,倒是知道自己是泉州市理科原始分狀元時,他的心里有了小小的激動。他說他的學習方法就兩個字:專注;他的考試方法也是兩個字:舍得。就是這四個字,讓他成為校園里的“獨孤求敗”。
專注聽講做練習 不同科目各有方法
“中考他考了全校第三名,上了高中以后,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經常都是超過第二名四五十分。”學校的老師用“獨孤求敗”四個字來形容謝祺旭。
家住安溪城廂鎮磚文村的謝祺旭,每天踩自行車上下學,除了上課,其他的學習時間幾乎都在家里。他的父親在安溪龍湖車站上班,初中文化,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小學畢業,父母除了照顧好他的衣食,在學習問題上幫不上忙,這讓謝祺旭有了更多自己動腦的空間。
事實上,除了課堂知識外,老師對他引導最多的正是這樣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要輕易發問,有難題自己再想想,實在真的沒辦法了再問老師。”謝祺旭的班主任說,“他的悟性很高,知識消化能力很強。”
謝祺旭說,他的學習方法就兩個字:專注。“課堂上緊跟老師的思路,做練習時全身心投入。”他說,語文主要靠積累,多看課外書,名家散文、名著,多關注時事;數學和物理是相通的,多思考解題方法、思路;英語主要是多讀;生物要回歸課本,特別是那些專業名詞;化學考驗邏輯、記憶和試驗,要綜合運用學生物和物理的方法。
舍得最后一問 留下時間做檢查
理科狀元的數學題沒有做完,你信么?謝祺旭告訴我們,這很合理,這叫“舍得”。
“到最后一題的最后一問時還剩10分鐘,干脆不做了,留時間來檢查前面的。”謝祺旭說,有所舍,才有所得。“他不是高考暴發戶,平時就練就了這樣的策略。”謝祺旭的老師介紹,謝祺旭各科都很平衡,對成績很有把握,“考后問他有沒有680,他笑笑說應該有吧。”后來,謝祺旭估分估了690分,他知道如果估不準,問題出在理綜的一道選擇題。
平時喜歡畫畫 緩解學習壓力
懂得“舍得”的謝祺旭在老師眼中是一個很陽光開朗的男孩。他是校足球隊的一員,一星期要踢一兩場,他喜歡皇馬、喜歡C羅;他喜歡畫畫,小學培訓過繪畫,高中時成為他緩解學習壓力的消遣;他關注新聞頻道,和父親一起看新聞,總愛發表評論交流幾句;他有10多個親密的校園好友,他是他們的小老師。
高考成績出來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招生辦老師都找上門了。現在,擺在這個陽光男孩面前的重要問題是,如何舍與得。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