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大于天,
三度研發“一心版”護欄
行駛在惠安境內的324國道上,灰白色菱形水泥墩和綠色欄桿構筑的中央隔離護欄格外醒目。這護欄,就是吳一心的杰作,被群眾親切地稱為“一心版”護欄。
2003年,吳一心從永春調任惠安縣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大隊大隊長。看到全縣交通事故年死亡198人的數字,吳一心痛下決心:“在我任上,只要交通事故降下來,百姓的生命財產損失降下來,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惠安全縣有駕駛員21.6萬人、機動車25.5萬輛,324國道貫穿4個鄉鎮,省道和縣鄉公路120多公里,交通事故頻發。“國道不設防護欄和紅綠燈,經常有人橫穿公路。”許多駕駛員說,“開車總是戰戰兢兢的。”
2007年,在吳一心和同事的努力下,全省國道第一段中央隔離欄在惠安南站路口設置。324國道兩處交通事故高發路段安裝護欄后,效果立竿見影。原來半年發生5起死亡3人以上較大事故的路段,連續5個月未發生死亡事故。
一段時間后,吳一心發現由鐵條構筑的第一代護欄經常被撞變形,容易刮擦到過往車輛,而且維護成本偏高。他馬上研發第二代護欄,改用移動水泥墩隔離路面。但移動水泥墩夜間反光效果差,易引發車輛碰撞,也不美觀。當時,相關部門擬將移動水泥墩改造為90厘米高的固定水泥墻。但這種設計會影響小車駕駛員的視線,而且每米造價高達600元,實際效果不理想,推廣上也有一定的困難。
“人命大于天。只要能減少事故,保護群眾的生命,讓群眾滿意,再難的事也要去試去做。”吳一心下定決心。
有了這樣的決心,困難總能克服。吳一心大膽應用公路橋梁防撞理論,研發出第三代護欄——40厘米高的固定水泥墩,墩上加設50厘米的鐵欄桿,每米成本才300多元。這種設計不僅符合安全標準,而且經濟、美觀。剛開始,水泥墩是梯形的,一旦撞上容易翻車。吳一心就將水泥墩改成菱形,并將鐵欄桿加高20厘米,有效降低了撞擊危險。
“一個科學的設施,勝過10個交警現場執法。”老百姓拍手稱贊。
2007年,惠安縣內所有國道和省道都設置了中央隔離欄。隨后,在全省推廣。
“324國道惠安段有26公里護欄,每年至少可使30個人免于死亡,5年就是150個人。放到全省,數字更可觀。吳一心用智慧挽救了千百條生命。”省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傅仰余評價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6-25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孟建柱:吳一心是全國干警的榜樣
- 2013-06-24中共福建省委關于開展向吳一心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 2013-06-24吳一心:“一心”為民的好交警
- 2013-06-24吳一心:從警28年一心為民 常念百姓安危
- 2013-06-07吳一心:平凡的崗位上貢獻了生命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