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思親)無需工作,只需專職流浪,到全國各地救助站騙吃騙喝,就能吃住無憂、免費旅行,甚至賺錢生財——— 6月2日,導報記者獨家調查并揭開了職業“跑站”人這一群體的“跑站”生活。
“跑站”現象為何屢禁不止?這個群體有何生存模式?這一現象究竟該如何解決?連日來,導報記者繼續走訪調查,探知其中真相,力圖對這一獨特的社會群體和社會現象進行全方位透視。
調查緣起:好政策被人鉆了空子
“‘跑站一族’的出現,緣于2003年8月新《救助管理辦法》的出臺。”廈門市救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跑站”現象最早出現在珠三角。當時,新的救助辦法出臺后,包括廈門在內,全國各地的救助站開始“廣泛”施助,甚至把錢硬塞給乞討人員。
“當時的救助站沒有聯網系統,對于流浪人員的求助要求可謂來者不拒?!边@名負責人說,這種情況下,不少無事可做、沒有工作的年輕人鉆起了政策空子。
此后,“跑站一族”開始大量出現,廈門救助站也未能幸免。“救助站里吃住免費,還有救助金可以領,要走的時候工作人員還提供免費車票?!笔芯戎鞠嚓P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這些閑雜人等正是看到這一點,開始在全國各地的救助站跑來跑去、騙吃騙喝,享受“一條龍”服務。
發展:“跑站”團體借此賺錢
一開始,“跑站”只是無業閑雜人等解決溫飽的手段,隨著“跑站”團體的出現,“跑站一族”開始打起了其他主意,或是借此免費旅行,或是賺錢?!啊苷尽嘶究煞譃閮煞N,要么自己跑,要么就加入團體?!痹谑芯戎芾碚緝?,曾袒露自己身份的職業“跑站”人羅鋒(化名)告訴導報記者,只要加入“跑站”團體后,多數人都抱著賺錢目的,甚至幻想通過“跑站”發家致富。
隨著“跑站”隊伍不斷擴大,一些游手好閑的年輕人也加入進來,借“跑站”到各地旅行,過一種“另類”的生活。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