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4日文章】題:中國加強在美國領土周圍區域的海上戰略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上周末證實了在圍繞一處美國領土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進行的行動,此舉表明,中國加強了海上戰略。
分析人士說,這標志著中國接受了有關海洋事務的國際慣例,而其他人士則認為,中國正在日益增強其對該地區其他國家的挑釁。
中國國際海洋法專家說,此舉表明,中國的發展政策和海洋戰略發生了重大變化。
分析認為,對中國海軍來說,像在美軍西太平洋的重要前哨關島、夏威夷水域、美國西海岸這樣的地方進行作戰還過于遙遠。
分析人士說,另一個假定是,中國正在利用其潛艇進入美國專屬經濟區。日本在過去一個月中曾在沖繩島附近監測到3艘外國潛艇。
北京長期以來都在抱怨,美國戰艦在中國專屬經濟區行使通航權。而決定在美國后院行使同一權利,是向華盛頓表明,北京現在也有了同樣的能力。上海政法學院學者倪樂雄說,這表明在過去10年中,隨著中國海軍力量的增強,中國正在改變相關海洋事務的概念。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6月3日文章】題:中國間諜船在美國水域?
這很有趣。美國在中國近海展開數十年的監視活動之后,中國軍隊或許已經開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達項戰略符合中國迅速累積的軍事技術,這些技術似乎旨在使北京能夠將軍事實力投射到整個西太平洋地區。近幾年來,中國軍隊部署了意圖令美國航母遠離其近海的彈道導彈;設計目的似乎要么是打擊美國軍艦和基地,要么是攔截美國的轟炸機,如殲-20等隱形戰機;與美國海軍的、能夠突破先進空中防御的遠程隱形無人機概念類似的隱形無人機;一艘航母(還會有更多);配備宙斯盾風格雷達的新驅逐艦;潛艇和補給艦:以及一個海監雷達機群。
隨著中國海軍未來幾十年將越來越適應在遠離本國的海域開展漫長的巡航活動,我們甚至可能會在美屬島嶼附近海域看至更多中國監視船,甚至是艦載的偵察機。
【日本《產經新聞》6月4日文章】題:中國軍隊逼近第二島鏈(作者日本帝京大學教授志方俊之)
5月,中國的潛艇接連3次潛入我國西南群島毗連區航行。在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周邊,中國公務船侵犯我國領海已成家常便飯。在尖閣近海,中國海軍艦艇用火控雷達照射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中國所從事的不只是海上巡邏,而且也包括軍事性的活動。
潛水艇接連通過毗連區,并不只是因為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問題,而應從純軍事的角度加以分析。急劇膨脹的中國海軍的活動范圍正在超越沖繩、合灣、菲律賓至文萊一線的第一島鏈。
日美韓三國在九州西部的東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美國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也被部署到這一區域。中國潛艇通過毗連區是為了監視這一演習;同時,在明知會被探測到的情況下,彰顯自身的存在感,并試探日本的反應。
中國軍力的擴張速度約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3倍,其中尤以海軍力量發展最快。中國發展海軍是從增強潛艇作戰能力開始的。由于可以獲得網絡戰等新的軍事技術,因此容易形成“后來者居上”的優勢。中國海軍向小笠原群島、關島、塞班島至巴布亞新幾內亞一線的第二島鏈逼近,比我們預想的要早。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