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驚喜,孩子們跟本網特派記者告別
東南網6月3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史國亮 閩南網記者 王金淼 文/圖)“家鄉人給弄團的孩子們帶來了一線曙光,也給這個被遺忘的苗寨帶來了新的希望。”在貴州志愿助學5年之久的泉州人老潘,看著家鄉人給力的愛心大集結,很自豪地說道。
昨天,本網發起的“走進貴州愛心助學”六一特別策劃告一段落,15時31分,仍有一筆愛心款300元進賬,至此,短短9天收到92筆愛心款,共計103937元,遠遠超出了5萬元的募集計劃。
正是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六一”當天,本網給貴州弄團小學全校20個孩子,送上了3份驚喜:新鞋服新書包、新教室新操場和每年200元學費的減免,讓孩子們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
目前,弄團寨正在選擇新校址,預計近日開工建設教室和操場,8月底完工。下一步,本報將委托志愿者老潘,根據工程建設進度,分批次轉交愛心款,并配置相應配套設施,讓每一筆愛心款都用到孩子們讀書的地方。
回訪
寨主打包票 一定蓋好新教室
“肯定要建設得更好一點,一定要遠遠地超出標準。”寨主龍永生打包票,要用最少錢,集合全寨的力量,蓋出一棟集教室、宿舍、廚房為一體的木制瓦片結構房。但由于連日的暴雨,進寨唯一的土路無法通行,瓦片等建材還無法運輸進寨,開工估計要等雨停之后。
“不管多麻煩、多艱苦,我們也會盡快把教室建好”,寨主龍永生告訴記者,之前,寨子從沒人來關心,寨子里也沒有錢,全村周轉的錢一共才幾百塊,想要每一戶湊錢蓋個教室,根本不敢去想,好在泉州的好心人幫了大忙,無論如何都要把教室蓋好。
而得知要蓋新教室,寨民楊秀忠興奮地說,以后要把家里所有的孩子都送去讀書。他說,以前學校開的年級太少,有的孩子一年級要讀好幾年,有的家長見孩子沒什么進步,就會讓孩子輟學,以后會讓孩子多讀書,爭取以后可以走出大山有出息。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