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遇難題新題別打“持久戰”
■泉州五中高三年段長王洛陽
考前兩天,既不能太放松,也不能過多做題,如果靜靜等待高考,可能會對做題產生一定的生疏感,建議考生跳出題海去看書,將知識系統地梳理一遍,并每天騰出一定時間看錯題,以及質檢后積累的答題中易錯知識點,并可適當做幾道基礎的選擇題、填空題,保持手感。考前一天晚上默寫公式和定理,在頭腦中形成一種數學思維狀態。
考試時,拿到試卷要先看準第16題的答題位置,冷靜進入選擇題的讀題狀態,堅持從前面5個小題思考,可以動筆時,必須從頭做起。
解題時,簡單題不能做得太快,這樣容易出錯,應控制解題速度。應認真審題,規范計算,在草稿紙上計算時,不要東一點西一點,要一行行寫,便于整理檢查。基礎題應精益求精,特別是填空題,關注細節。遇到熟悉題,不要想當然,要確保運算準確,立足一次成功;遇到難題和新題,解答中不要打“持久戰”,留到最后攻堅。
解題受挫時,要回到題目中再次審題,有的題目亦可跳步解答,把第一小題結論用來做下一小題。輔助線應用三角板、鉛筆,以利涂改,但整題完成后應將確定的線用考試筆描好并標上字母。修改答案要估算其“準確性”。總之,要做到“慢做會的求全對,穩做中檔不浪費,敢做難題錯不悔,敢于放棄全不會”。
英語:所有選擇皆要服務于上下文
■泉州培元中學高三英語備課組長 陳茂峰
高考英語總體策略是:保持較高競技狀態;尋求局部突破口;減少、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考前最后幾天,仍然應該保持之前一個階段以來形成的總體復習習慣。但也應該做些許調整:首先,不過分追求偏、難、怪的題目,懂得“舍得”;其次,保持每天2—3篇完型或閱讀文章的訓練,對于書面表達還要堅持三天左右一練手,但不必過度訓練。再者,還可以再做1—2份完整的模擬考題。
最后沖刺時注意尋求局部突破口。可以對重點詞匯進行再復習,關注時事、科技與文學方面內容,對最近3—4個月以來的國內、外重大事件與科技創新等進行一定了解。書面表達方面,優等生多關注詞匯、語法、句型的靈活運用,中等生應關注其正確運用,而后進生則可以在抓重點話題的基礎上采取仿寫的方法多爭取得分。
考試過程中要調整好心態,注意時間分配與做題先后策略的選擇。做題、審題時要盡量避免拼寫、詞性、形式等技術性失誤,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首先,注意避免詞匯意思僵硬化。其次,做題時,不論哪個題型,都要時刻牢記:所有選擇都必須服務于中心思想,也就是上下文。再者,在篇章中,要注意上下文邏輯關系(并列/遞進、因果、轉折/讓步)的轉換,以及對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最后,書面表達應該根據個人能力特點進行表述,高分是“濃妝淡抹總相宜”的。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