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地在幫妻子做按摩。
東南網5月30訊(福建日報記者 程枝文 通訊員 李宏圖 文/圖)沉睡6年的植物人鄧麗琴蘇醒了!近日,這個驚人的消息在德化縣傳開了:今年54歲的植物人鄧麗琴不僅睜開了雙眼,會哭會鬧,還會用手撫摸外孫女的小臉蛋……
驚訝之余,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另一個人——鄧麗琴的丈夫張英地。正是這位普普通通的德化五中教師,6年來,精心照料著沉睡不醒的妻子。
5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德化縣城湖前小區。聽說要找張英地,就有幾位熱心人搶著幫記者帶路。提起這個特殊的家庭,他們紛紛說,一個男人能這樣對待患病的妻子,真不容易!
記者見到張英地時,他提著一個裝滿食品的袋子,正從菜市場采購回來。除了肉、蛋、蔬菜外,袋子里還有一條鱸魚。“吃鱸魚可以幫助植物人恢復得更快,每個星期我都要買兩次。”56歲的張英地個子高大,頭發花白。
張家是一套面積1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干凈整潔。記者走進客廳,躺在臥室里的鄧麗琴聞聲往這邊看,她眨著眼睛,右手拍打著床沿。“她恢復得很慢,1年恢復下來可能只等于嬰兒半個月的進步,但能恢復到現在這樣,我已經很知足了。”張英地說。
回憶起4月28日那驚人的一幕,張英地忍不住潸然淚下。那天,和往常一樣,他彎下腰想給妻子做全身按摩,突然,他看到鄧麗琴舉起左手,撫摸著來家里做客的小外孫女的臉。張英地的眼淚奪眶而出:沉睡6年的妻子終于蘇醒了!此時,這位沒被生活擊垮的硬漢失聲痛哭。
張英地是德化五中的物理老師,他和鄧麗琴有兩個女兒,都已嫁人成家。一家人的生活原本一帆風順,然而,2007年11月26日,一場車禍使鄧麗琴顱腦嚴重受損,成了植物人。
事故發生后,時年50歲的張英地向學校申請了提前退休。“我從電視上看到,只要堅持鍛煉、保證營養,植物人是可以恢復的。哪怕只有一絲希望,我也不能放棄。”從此以后,張英地把心思都放在了照料妻子上。
每天早晨5點多,張英地按時起床。他先將護理儀器消毒,再清潔妻子的口腔。然后,他用溫水擦拭妻子的身體,幫她做全身運動和全身按摩。接下來,他做好早飯,將米粥和蔬菜汁用針管通過胃管注射到妻子的胃里。一天中,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幫妻子做全身運動和全身按摩。
6年如一日,張英地精心照料著妻子,鄧麗琴的病情也逐漸好轉。
在鄧麗琴的臥室里,記者看到一張升降式病床,旁邊的架子上擺放著各種干凈毛巾或尿墊。在病床的對面,放著一張小床,那是張英地6年來夜間照顧妻子的臥床。
9時30分,一陣急促的鬧鈴聲從鄧麗琴的臥室里傳來。“我幫她翻身的時間到了。”張英地解釋說,植物人長期臥床,易生褥瘡,四肢也總僵硬著,需要定時翻身。鬧鐘每2小時響1次,這是他擔心自己忘記或夜里睡著了,用于提醒的。
站在鄧麗琴的床沿,從頭部開始,張英地為妻子按摩,一直按到腳底。接著,他又幫妻子做全身拍打,一會兒把她扶起來,一會兒又將她放下……不一會兒,張英地的額頭就冒出了汗珠,“要是冬天,衣服一天得濕透好幾次。她能夠蘇醒,全靠我的這些體力活”。
忙完這些,張英地走進廚房,開始準備妻子每天的第二餐飯。他將早上煮熟的各種食物放進攪拌機,攪勻加熱,然后通過針管向妻子喂食。“通過鼻飼管喂食,容易造成飲食營養流失,所以她要少食多餐。每天我喂她6次,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每隔3小時1次。”張英地說,有時他忙得連飯都忘了吃,經常就著咸菜喝稀飯。
這樣的生活,張英地重復了6年。6年來,他只出過一次遠門。那一次,嫁到外地的大女兒得了重病住院。等大女兒的病情一有好轉,他就馬上趕回來。張英地說,他已經習慣和妻子在一起,離開一天都覺得不踏實。
如今,看到妻子不但睜開了眼睛,還會哭會鬧,張英地更有信心了:“只要堅持下去,她一定可以變得更好。”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