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洛陽橋迎960歲生日 央視來泉州拍攝展古橋魅力
http://www.caoliu14.com?2013-05-31 11:07? 吳佳弘 田米?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昨天下午5時許,潮水退去,橋下的筏形橋墩露出水面,風景如畫
東南網5月31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吳佳弘 田米 文/圖)“做人,要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這句民諺,厝邊們估計小時候沒少聽。在公元1053年的農歷四月廿一日酉時(每天17時~19時),泉州洛陽橋舉行了隆重的建橋奠基儀式,到昨天,正好是960周年整。
為了見證洛陽橋960歲生日的這一刻,央視紀錄片《中國橋梁》攝制組特意在泉州多逗留了一天,于昨天下午5時拍攝了洛陽橋下退潮的景致,記錄下這個特殊的時刻。
泉州文管所文博研究員黃真真負責出境,為大家介紹洛陽橋的點滴歷史。
據同行的《橋梁》雜志社記者編輯穆小姐介紹,之所以選中洛陽橋,是因為它是一座歷史悠久又堅固的古橋,還是我國的四大古橋之一(廣東廣濟橋、河北趙州橋、北京盧溝橋和福建洛陽橋),保存完善,景觀也不錯。聽說在1993年以前,這橋還能通行機動車呢。她本人很喜歡洛陽橋,這兩天在橋上來回走了好幾趟了。洛陽橋的“筏形橋墩”令她印象深刻,也特別佩服古人的智慧,可以造出分流上游水流壓力的橋墩。同時古人還在橋下養殖大量牡蠣,通過牡蠣把橋基石和橋墩石膠合成牢固的整體,這就是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首次把生物科學運用到橋梁工程中的創舉。
此外,洛陽橋還具有極高的抗震能力和穩定性。1604年,泉州發生里氏8.0級地震,由于當時泉州的房子基本是石頭房,整個震區一片廢墟,僅留下東西塔和橫跨洛陽江的洛陽橋,這才有了開頭的這句民諺。
在結束洛陽橋的拍攝后,攝制組一行今天將趕往廈門,拍攝海滄大橋。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