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心中有法 旅游文明可期
http://www.caoliu14.com?2013-05-29 16:02? ?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涂刻文物古跡,其行為后果也有分別。有的涂鴉行為,可能不會對文物造成明顯的損壞;有些涂刻行為,卻可能對文物造成永久性的、無法挽回的毀壞。對于這些不同行為,恐怕不能一概以文明公約進行軟性約束。特別是對涂刻、毀壞文物古跡的行為,有必要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不能光靠說服教育,或者簡單罰款了事。
在這方面,國內《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損害國家保護珍貴文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文物滅失、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旅游法》對此也有相關規定。對此,一方面要細化相關法規,以便于各地遵照執行;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要用足法律工具,不打折扣,不輕易放過相關違法人員。
現代社會文明的核心是法治。旅游文明的培育,同樣離不開法律的制約與懲戒。只有當游客心中有“法”,對法律有敬畏之心,才不會隨意涂刻、毀壞文物。久而久之,才能逐漸形成旅游文明之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5-29文明單位道德講堂—中共廈門市委文明辦
- 2013-05-29集美:志愿服務不斷拓展 嘉庚精神引領文明之樹常青
- 2013-05-28虎溪社區開展"共創文明 潔凈家園"志愿服務活動
- 2013-05-28思明城市義工走上專業化道路 助力文明創建
- 2013-05-28海滄“道德講堂”傳正能量 文明之歌再添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