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心中有法 旅游文明可期
http://www.caoliu14.com?2013-05-29 16:02? ?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只有當游客心中有“法”,對法律有敬畏之心,才不會隨意涂刻、毀壞文物。久而久之,才能逐漸形成旅游文明之風。
消息稱,國家旅游局發布《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其中指出,(游客)要保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涂刻,不攀爬觸摸文物。
這一公約很容易讓人想起近日曝光的中國游客在埃及文物上涂鴉一事。不清楚來龍去脈的人,或許還認為這是有關部門對這一事件的迅速回應。實際上,這一公約是在4月下旬發布的,同時公布的還有《中國公民出國(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緊隨其后,剛獲通過的《旅游法》也向社會進行公布。
上述法規、公約的公布,與埃及文物遭涂鴉事件并無直接關聯,卻是針對近年來國內旅游業蓬勃發展、行業問題頻發而采取的針對性措施。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游客涂刻文物等丑陋現象。在日前召開的貫徹實施《旅游法》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就指出,部分游客素質和修養還不高,常常遭到媒體的非議,有損國人形象。出臺相關法規、公約,乃提升旅游文明的必要措施。
旅游業發達,各地景區人滿為患,這本身對保護文物古跡極為不利。倘若游客不愛護文物古跡,隨意在文物古跡上涂刻,必然加速文物的頹壞。在這個背景下,只是片面強調游客的自覺性,而沒有更多地借助法律的強制力量,恐怕還是難以遏制不文明的旅游風氣。保護文物古跡的道理人人皆知,何以涂鴉文物現象泛濫成災?這說明,光靠道德呼吁、文明公約不足以形成有效震懾。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5-29文明單位道德講堂—中共廈門市委文明辦
- 2013-05-29集美:志愿服務不斷拓展 嘉庚精神引領文明之樹常青
- 2013-05-28虎溪社區開展"共創文明 潔凈家園"志愿服務活動
- 2013-05-28思明城市義工走上專業化道路 助力文明創建
- 2013-05-28海滄“道德講堂”傳正能量 文明之歌再添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