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福秀,今年89歲,我做老虎枕頭到城頭去賣,城里頭還是好人多,政府對我的幫助也不小……要想日子過得好,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哦”—— 一個慈祥的老婆婆,帶著滄桑真實的笑顏,口述著自己的生活,最后號召大家“自強努力”。(據綿陽電視臺公益廣告)
不看不知道,一看絕對會被這個公益廣告“震”一跳。一是老婆婆很真實,通過自己一針一線織起幸福家;二是老婆婆對幸福不懈追求的感人事跡,更是催人奮進,讓人頓生“追求”的力量;三是整個廣告不是傳統的灌輸再灌輸、轟炸再轟炸,只將最中心思想放在最后“改善民生是黨委政府的責任,美好生活更需要雙手創造”,看了之后自然得出“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創造”的答案。這則公益廣告通過簡單的畫面、樸實的話語、現身說法的方式,不僅傳遞了“幸福生活自己創造”的“大”道理,還讓人一點都不反感,反而覺得意味深長,百看不厭。
時下,“中國夢”風靡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可以說已經掀起了全民關注“中國夢”的熱潮。筆者在某搜索引擎輸入“中國夢”,搜出60,300,000個結果:有解讀中國夢的,有開展中國夢活動報道的,有詢問中國夢是什么的,五花八門啥都有。在感嘆網絡的“強大”時,筆者仔細瀏覽那些網頁,發現詢問“中國夢是什么”的帖子很多,一方面,說明大家很關心“中國夢”,迫切地想知道她的內涵、意義等,想為“中國夢”出力;同時,也說明大家對“中國夢”還不是很熟悉,還想深入地了解。
怎樣才能滿足那些“如饑似渴”想了解“中國夢”的朋友呢?筆者以為應多宣傳,多打“廣告”。一是多打打“大廣告”,有計劃地從理論高度,政策、全局、遠近期規劃等層面對“中國夢”做詳細、深入地解讀,讓大家對“中國夢”有一個系統深入的認識。二是多打打“實廣告”,多宣傳報道一些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休戚相關的具體舉措、成效,讓“中國夢”不僅看得見,還要摸得著。三是多打打“小廣告”,類似于前文中提到那種淺顯易懂、意蘊悠長的“廣告”,諸如講述“我的夢”、“圓滿時分”等真實的、個人的夢想、圓滿之路、夢圓感悟等等,由一個個“小夢想”匯聚成強大“中國夢”。 (左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14[公益廣告]誠信
- 2013-05-14[公益廣告]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 2013-05-14[公益廣告]中國夢·13億人的夢
- 2013-05-14[公益廣告]人無誠不立 國無信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