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救援組織在廢墟上解救被困人員
東南早報訊(記者 康金龍 通訊員 曾德猛 夏侯艷 黃潔文/圖)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地震五周年紀念日。昨日上午,廈門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災害應急救援演練在海滄石塘舉行。來自廈門市地震局、消防支隊、公安特警、武警部隊、31集團軍、民政、120、疫情防控、通信、電業、燃氣、水務、藍天救援隊及志愿者組織等共17支救援隊伍、65輛車、360多人參加演練。
昨日上午8時10分,演練正式開始。演練模擬金門海域發生6.0級地震,對廈門市造成一定的破壞,某小區建筑物發生倒塌,周邊建筑物大范圍出現裂痕,現場有大量人員傷亡?!暗卣稹边€引發了火災、供電設施損壞、管道煤氣泄漏、城市自來水管道爆裂以及電纜、電線、通信系統癱瘓等次生災害,現場秩序混亂,情況十分危急?!暗卣稹卑l生后,廈門立即啟動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調集相關救援力量奔赴現場開展救災工作。
由于“地震”造成建筑物大面積坍塌,有數十名群眾被埋在廢墟下,消防特勤救援隊立即成立搜救組,派出4只搜救犬,配合生命探測儀展開人員搜救。120醫護人員在外圍安全區域搭建臨時醫療救助帳篷,對傷員進行醫療救護。與此同時,地震救援車、雷達生命探測儀、山地挖掘機、推車式液壓動力站等特種車輛裝備紛紛亮相,給營救工作帶來新的突破。安全區域內設置有災民臨時安置點,同時提供餐飲車、淋浴車、通信車、指揮車、宿營車等,為災民及救援人員提供飲食生活保障。
隨著被困群眾被一一救出,現場險情被逐一排除,昨日上午9時20分左右,演練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