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晉江經濟報5月3日訊(記者 顏雅 通訊員 翁鴻祥)隨著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儲存、經營物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的“三合一”場所不斷出現。從存在的建筑形態來看,“三合一”場所主要有員工集體宿舍的工業場所;家庭作坊式生產加工場所;集經營、儲存與從業人員住宿為一體的經營性場所。這些大多可燃物多,住宿場所和加工、生產、倉儲、經營等場所沒有嚴格的防火分隔,消防設施不健全,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群死群傷,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相當大的危害。如何消除“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遏制群死群傷火災發生,是當前一項緊迫而艱巨的工作任務。
本期刊登我省莆田市“三合一”場所飛達鞋面加工廠典型火災案例,希望引起全市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認真吸取慘痛教訓,舉一反三,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合一”場所整治工作。
莆田“三合一”場所飛達鞋面加工廠火災
死亡37人 受傷19人
案例分析
2007年10月21日21時50分左右, 福建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北鋪街道飛達鞋面加工廠(無證)發生火災,死亡37人,受傷19人,過火面積398.8平方米,直接財產損失30.1萬元。
基本情況
飛達鞋面加工廠系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為黃淑濱,經營場所位于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壩津村,建筑產權歸黃淑濱的丈夫陳宗飛所有。該加工廠一至五層為混凝土框架結構,第六層東半部為混凝土框架結構、西半部為鋼結構違章搭蓋,南與雅韻古箏藝術中心毗連,北與阮宗林車子店毗連,東朝新文路,西朝北埔新街。
飛達鞋面加工廠一層從北向南依此為:北店面材料倉庫、中間店面材料倉庫兼出路口、南店面員工宿舍,面積為146.4平方米,東側東半部增設一閣樓作為辦公室;二、三層為車間,四層為黃淑濱的家人宿舍,五層為員工宿舍,各層面積均為177.6平方米,六層為員工宿舍及食堂,建筑高度19米,一層至二層有兩部樓梯,三層至六層只有一部樓梯。
火災原因
經現場勘驗和調查詢問,認定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北鋪街道飛達鞋面加工廠“10·21”特別重大火災原因為人為放火。
主要教訓
1.擅自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形成“三合一”場所。起火建筑原使用功能為居民住宅,業主擅自改變建筑使用功能,作為鞋面加工場所,集生產、儲存、居住為一體,場所內人員密集,是典型的“三合一”場所。且倉庫設在一層,存放了大量海綿類易燃材料,起火后迅速蔓延,并產生大量有毒煙氣,導致建筑物內多人中毒窒息死亡。
2.建筑內疏散樓梯不足,防火分隔不合理。二層以上僅設置一部直通屋面的敞開式樓梯,發生火災后,在敞開式樓梯處形成煙囪效應,煙氣、火勢迅速沿樓梯向上蔓延,造成唯一的疏散樓梯被封堵。工廠內滅火器配備不足,倉庫與生產車間未進行防火分隔,在火災初起時不能有效阻止火勢蔓延。
3.經營管理者、員工缺乏消防安全常識和逃生自救基本常識。工廠經營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未制定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也未在建筑內設置應急照明和燈光疏散指示標志。火災發生后,工廠經營管理人員未及時報警,延誤了滅火救援時間;起火后盲目切斷電源,也未及時組織被困人員自救逃生,使被困人員難辨方向,逃生過程中也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致使傷亡擴大。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