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習慣離不開制度促成
http://www.caoliu14.com?2013-05-07 16:54? 付尹?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將近一個月的“緩沖期”已滿,5月6日開始,北京市全面動用罰款方式向“中國式過馬路”說不,行人闖紅燈罰款10元,非機動車闖紅燈罰款20元,均為當場處罰。交管部門表示,目前,罰款方式先針對不聽勸阻、帶頭硬闖紅燈的騎車人和行人。(人民網)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一座城市,要求每個人言談舉止都符合文明標準,的確很難。原因就在于素質的差異。一個人長期出口成“臟”,要他一時改口,恐怕困難。一個人從小不拘小節,短時間要他改正,恐怕也做不到。還有就是隨眾心理影響,有一個人在“中國式過馬路”,其他人也跟著效仿??梢?,倡導文明,不能只靠宣傳教育,還需要靠制度促成。
過去,許多鄉村、街道都制定有鄉規民約或文明公約之類的條款,對打架斗毆、亂吐亂扔、臟話粗話等不文明行為都有懲戒措施。有章可循,照章辦事,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了一種文明氛圍、文明環境。隨著新農村的發展,隨著城市小區的增多,這樣的文明公約反而少了。特別是城市小區,住戶來自四面八方,職業也不盡相同,素質高低不等,就特別需要文明之類的公約,讓小區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
規范城市文明行為,更重要的還是依法治市。都說新加坡的人素質高,城市干凈、秩序好,其原因就是嚴格依法辦事。新加坡的執法之嚴,是相當出名的,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行為罰款2000新元(合人民幣約10000元),不文明行為付出的成本相當高。相對比的是,因為缺少相應的法律規定,我們的城市對亂吐亂扔等不文明行為缺乏法律法規的具體約束,不文明行為不需要付出成本。另外,執法太軟太弱也滋生不文明行為的泛濫。比如,行人闖紅燈,很多城市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處罰規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2-28乘手扶電梯要養成文明習慣
- 2010-11-24[山西] 晉城:堅持"三早"教育 促進文明習慣養成
- 2010-09-0310出行陋習被福州市民鄙視 文明習慣應更深入人心
- 2008-01-21咒語式標語喚不來城市文明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