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4日,本報曾刊發《酒后代駕起步了 行業監管快跟上》,對當時代駕行業無統一收費標準、門檻較低、服務安全和服務質量難保障等問題予以曝光。兩年多后的今天,我省代駕行業狀況如何?又該采取怎樣的對策?連日來,本報記者再次展開調查。
行業標準缺位 代駕亂象難解
東南網-福建日報5月7日報道(記者 陳旻 林姍)
經兩年多的發展,我省的酒后代駕行業在不斷成熟,從以前的散戶、公司、個人掛靠公司并存,逐漸發展成以正規公司為主,行業規模與市場也不斷擴大。然而,記者采訪中發現,它與消費者“規范化、標準化”的期待,仍相距甚遠。
由于缺少有效約束,不少市民和業內人士呼吁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明確代駕雙方的權利義務,為需代駕的市民解除后顧之憂,讓代駕服務不再受質疑。
收費仍無標準
“酒后代駕,越來越貴了。”家住福州思兒亭立交橋附近的陳小姐說,“我去年叫過的代駕服務,二環內60元,二環外80元。而上月,我請代駕把車從白馬路的芍園一號開回五四路口,中途送了個人,就收我120元。”
陳小姐說,自己通過大型電話服務平臺叫的代駕,和酒店幫忙叫的代駕價格也不一樣。“后者比前者貴一二十元。”據她了解,酒店一般有20%左右的提成。
在廣告公司上班、常需喝酒應酬的王小姐,也向記者吐槽:“一些代駕司機會臨時與客人講價,他們以時間或路程為由臨時加價。我們喝多時往往懶得還價,也就難免被‘宰’。現在,我寧愿打車回家,價格更透明。等代駕的價格有了統一標準,我才會再找代駕。”
“我們也不容易。”剛入行3個月的代駕司機小王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一般只付給他們代駕費的10%-20%。“有時一晚上可接到好幾單生意,有時卻一單都接不到,收入不穩定,有些月份才賺1000多元。現在,收費也沒個標準,大多是我們直接跟客人口頭商量,當然希望客人能多給個10元、20元。此外,我們接單后,若去客人所在地、回公司都要自己解決,也會跟客人商量著多收點錢。”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