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面臨四大難題環保企業深受打擊
業內人士指出,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面臨原料質量難控、添加劑濫用、使用溫度限制和回收難等四大難題,并對生產非發泡餐具的環保企業造成嚴重沖擊,需引起重視。
難題一:原料質量難控制,產品質量堪憂。余鄔強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正規聚苯乙烯生產出來的發泡餐具每個售價要0.12元左右。但一些企業特別是小作坊,為降低成本,使用回收的廢舊塑料、廢舊發泡餐盒等制成的再生料生產餐盒,甚至用醫用垃圾加工,每個售價僅為六七分錢,甚至更低。
董金獅說,目前全國發泡餐盒產品中有50%是用廢塑料生產的。由于發泡餐具此前屬于明令淘汰的落后產品,目前尚無國家產品標準,對于解禁后生產企業能否使用合格原料進行生產缺乏有效約束和控制,產品質量令人擔憂。
難題二:添加劑濫用,威脅食品安全。除原料質量難以控制外,一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還添加了工業滑石粉、熒光增白劑等不符合《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添加劑,給我國食品包裝行業和餐飲業造成巨大混亂和食品安全隱患。
難題三:使用溫度有限制,不合理使用有危害。發泡餐具是否“有毒”一直是公眾擔心的問題,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介紹,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國家相關標準對食品級聚苯乙烯塑料進行的毒性實驗,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只要在合理情況下使用,是能夠保證安全的。
董金獅說,由于聚苯乙烯耐熱性差,不耐熱水,超過90℃會發生變形,并釋放出乙烯等有害的低分子物質。因此,一次性發泡餐具不能放入微波爐或蒸屜中加熱,也不能盛裝炒菜。但記者在濟南市舜玉路等一些路邊快餐銷售點看到,每到中午有很多人購買快餐,店主都是用發泡餐盒給顧客盛裝熱菜,消費者也習以為常,不知道不合理使用潛藏的危害。
難題四:回收難成核心難題,擔憂“白色污染”重現。專家指出,雖然發泡餐具制作簡便,成本低廉,但由于體積大、運輸成本高、再利用的渠道有限,主要用于回收后制成建材,長期以來大多被隨意丟棄。在城市垃圾清運環節,由于缺少必備的分揀等程序,發泡餐具的回收再利用形同虛設。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說,目前政府部門沒有建立發泡餐具回收利用體系,生產企業也是只管產不管收,放在路邊也沒人收沒人撿。很多市民擔心,由于目前回收體系不健全,加之一些人存在隨手丟棄餐盒垃圾的不良習慣,將給環境保護帶來很大壓力,可能重蹈上世紀90年代“白色污染”垃圾圍城的覆轍。
日前記者采訪了解到,受一次性發泡餐具即將解禁的影響,目前非發泡餐具生產企業已受到很大沖擊。余鄔強說,今年以來,他們公司紙餐盒銷量直線下降,1月份銷量同比下降60%,2月以來基本沒銷量,目前餐盒生產設備已基本停產。同時,他認識的幾家環保餐盒生產企業也由于經營慘淡而停產或轉行。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