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壓不穩,許多住戶在自家的房頂安裝蓄水罐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5月3日訊(記者 徐錫思 謝向明 文/圖)4月28日,隨著鯉城區金龍街道石崎社區自來水改造工程竣工,整個社區700戶居民用上了新水管、新水表,告別了用水難。這也意味著,僵持了近五年的鯉城江南新區水改工程,有了新進展。
石崎社區的用水問題,因為“愛投訴的人比較多”,屢屢見諸報端。事實上,在江南新區,有同樣問題亟須水改的,還有7個社區,涉及大約2000戶居民。
石崎社區的“成功經驗”,能否復制到其他7個尚未水改的社區?鯉城區政府副區長陳財水說,還需作進一步情況摸查,并制訂出相應工作方案,爭取將其列入為民辦實事的項目計劃當中,早日解決。
【事件】
江南新區7社區水改仍緩慢
石崎社區水改,總算有了結果。但在江南新區,有同樣問題亟須水改的,還包括金龍街道、浮橋街道、江南街道等7個社區,涉及大約2000戶居民,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陷在“不想水改→用水困難→四處投訴→得到處理→不想水改”惡性循環的怪圈,社區苦,居民也苦。
一個“快”的樣本:
住戶自貼部分經費
解決一拖4年的工程
“現在好了,總算竣工了。”終于看到石崎社區自來水改造工程竣工,石崎社區書記吳建國感慨萬分:如果當初進展順利的話,2009年水改就可以完成,誰會想到卻一直拖到現在呢?
舊的水管是上世紀80年代末鋪設的,“當時整個村的常住人口大概是1500人,用的是鍍鋅管,早就生銹了。”吳建國掐著指頭算了一下,現在社區的常住人口約2000人,加上外來流動人口約5000人,“也就是說,7000人用著僅配給1500人的水管,能夠用嗎?”
記不清多少次了,居民向下基層的領導反映、向媒體打投訴電話。直到去年11月份,在市領導的督促下,水改再次啟動,工程總投入近200萬元,每戶居民出資1500元,社區每戶補貼500元,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 |
![]() |
責任編輯:陳楠 |